TL;DR:
今年WAIC现场,人山人海堪比“AI春晚”,票价直冲两千,结果最抢眼的不是高深大模型,反倒是那些憨态可掬又有点“笨手笨脚”的机器人,各种整活儿让大家直呼“上头”,甚至连供应链都来秀肌肉了。AI嘛,大家伙儿现在更务实,少点套路多点真活儿!
来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现场,哥们我才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年味渐浓」。这哪是科技展,简直是科技界的**“春晚”啊!从打车堵在路上,到前线战报传来“本来一百多的门票,被炒到了一两千”,你就知道这波热度有多烫脚了。好不容易挤进去,那阵仗比我老家过年赶集还热闹,妥妥的“AI春晚”**,名不虚传!
但你猜怎么着?哥们逛了一圈下来,发现去年的WAIC可能是AI和机器人**“两开花”,但今年的风头,那是彻彻底底地被机器人给“抢走了”**!你大模型在后台叽里呱啦说一堆,哪有机器人现场整活儿来得震撼?观众们可不就爱看个活色生香的嘛!
🤖 机器人“整活儿”大赏:是萌宠还是“显眼包”?
要说现场的机器人,那真是个顶个的**“显眼包”**。
比如某家的机器狗,号称能自动捡瓶子,结果呢?在大伙儿的万众瞩目之下,它竟然**“拉了坨大的”——不是真的,是表演失误,让人哭笑不得。这波“反向营销”**真是绝了,瞬间拉满全场关注度,比任何高深的技术讲解都来劲!
智元机器人这边,**“打工人”机器人穿了一身酷炫涂装,现场发可乐,你手伸过去就能精准识别。但别忘了,人类“作妖”能力可是顶级的,哪能让机器人干得那么轻松?现场观众的各种“友善”**小互动,真是把测试难度拉到满格。
还有千寻智能搬出来的“家务小能手”——一只会叠衣服的机械臂,不管你用什么姿势把衣服扔过去,它都能给你叠成整整齐齐的**“豆腐块”。甚至你趁它不备偷偷拿走,它还会“强迫症发作”,拿回来从头开始叠。看完这波操作,我只想说:“嗐,人类怎么这么坏啊?忙帮不上,净是来添乱的。”** 话虽这么说,要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在现场,肯定也忍不住“加戏”的。
当然,除了这些“干饭人”机器人,“文体两开花”也是这帮**“数字原住民”**追逐的目标。
-
艺术生代表队:
- 某款机器人,我本以为是来打架子鼓摇滚的,结果它悠悠地给我敲了首《青花瓷》。那旋律,听得人**“emo”**了,仿佛听出了它这些年做机器人的辛酸与泪水。
- 星动纪元的街舞选手更是炸裂!动作炫酷不说,脚底板那“啪啪”的拍地声,这力度,我看它去习武也未尝不可,妥妥的**“武林高手预备役”**!
-
体育生代表队:
- 咱们万众瞩目的宇树科技,直接在现场搭了个拳击舞台。先是经典的机器人对打,那场面,谁也打不疼谁,最刺激的莫过于一脚差点给自己**“干倒”!后来更是“升级挑战”,搞了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对打——不是我说,有点“大人欺负小孩”的意思了。看来在武打这块,机器人“还得沉淀沉淀”**,离《终结者》还有点距离。
- 云深处则搬出了它们的机器狗,直接表演了一手**“爬坡如履平地”。人爬上都有些吃力的小高台,四轮机器狗连着爬两个,气都不带喘一口的。真是“狗比狗,气死狗”**,想想我家那金毛,还在家睡觉呢!
除了这些“表演型人格”的机器人,还有不少在细分领域发光发热的。比如专攻拟人的,能跟你对话,但看久了有点**“恐怖谷效应”,瘆得慌。还有流水线上的分拣机器人、主打陪伴的机器人等等,主打的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甚至,现场还有混上“编制”的安防机器狗,那气质,都跟别的“野路子”**机器狗不一样了!
🔩 “大脑”和“肢体”的幕后英雄:供应链也来秀肌肉!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WAIC不光是看机器人“单打独斗”,更多和机器人相关的供应链厂家也浮出水面,纷纷展示自己的**“硬核实力”**。
比如某个机械臂,一次能举起八公斤的东西,这臂力,简直是人类**“健身房苦手”**的福音!还有不少灵巧手供应商,现场展示那只手能精准模仿你的手势。于是我直接来了一手“友好的情感表达”——只能说,我的素质有待降低,但那只手,是真的听话!
我们现场采访了一家参展商,大概询问了一下买一只这种**“未来之手”的价格,大概要四五万左右。“嗯,钱包君表示有点疼。”** 这也侧面说明,虽然技术很酷,但离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可能还得再等等,**“价格屠夫”**何时才能驾到?
💡 AI“老生常谈”:从狂热到务实的进化论
当然,除了具身智能这波热浪,现场还是有不少其他AI领域的展品。
比如今年大火的智能眼镜,一进门就能看见一款巨型的,我那同事非要拉着合影,说他目睹了“传统派和维新派的碰撞”。还有各家大厂的AI产品,“神仙打架”;负一楼的小创业公司们,则是各种“天马行空”的idea。
不过说实话,这块的讨论度明显不如机器人。为啥呢?我想了想,应该是**“AI应用这块已经被卷得差不多了”,像AI P图、AI视频啥的,大家早就玩儿得“信手拈来”了。再加上AI圈一有点儿风吹草动,立马就能传遍全网,所以展会上确实也没啥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瓜”**了。
但这场大会也有深度!比如请来了图灵奖得主辛顿(Geoffrey Hinton)这样的大佬。他的演讲还是很有意思的,一直强调为了人类安全要限制AI发展,很多观点让人不寒而栗。比如他那页关于数字计算相对于人类大脑优势的PPT,简直是**“灵魂拷问”**:
“一般来讲,数字计算耗能高效率也高,但如果未来能源越来越廉价,那咱的脑子是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1
(听完这个,我默默地掐了一下大腿,确保自己还是个有温度的碳基生物。)
另外,去年大模型厂商还分开源和闭源两派,甚至有人给出了**“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的惊人论断。但今年呢?“质疑开源阵营的基本全消失了,绝大数厂家选择的都是加入。”** 看来大伙儿还是都想明白了,“共同把蛋糕做大才是硬道理”,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再包括前些年,大部分厂商、用户还在单纯地追求**“+AI”,生怕错过这场浪潮。但到了今年,身处这浪潮之巅的我们,明显变得更务实了。这种转变,其实是市场和用户都变得更成熟了。前期的“狂热”过后,大家更关注投入产出比,AI不能只是个时髦的标签,它得真能解决问题,真能带来效率提升,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总之,个人觉得,现在咱们还处于AI发展的**“上升阶段”,只不过要翻过的高山越来越高,国内搞AI的厂商还得加把劲。希望365天后,一切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到时候咱们再来“揭秘”**!
引用
-
2000一张票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好看的竟然是机器人?·差评前沿部·不咕(2025/7/29)·检索日期2025/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