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扫地僧」告别25年江湖,牵手“老战友”杀入AI赛道:这次,要让运维都变“多隆”?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那个在阿里写代码写出26亿身家的“扫地僧”多隆,不玩“退隐江湖”了!他悄悄牵手“老战友”毕玄,直奔AI Agent这片新蓝海,誓要用AI给运维界来一场“降维打击”,让每个企业都有N个“小多隆”!这波操作,简直是科技圈的“神仙打架”!

正当你以为,那位在阿里巴巴低调到几乎隐身、却用一行行代码写下无数传奇的“扫地僧”多隆(真名:蔡景现),终于要“解甲归田”、享受退休生活时,他却用一则公告——「阿里的多隆离职了,贝联的多隆入职了」——狠狠打脸了所有吃瓜群众!1 别闹了,49岁的他,不仅没退休,反而“重出江湖”,直接杀入了当下最火爆的AI赛道,这是要给科技圈再添一个“爷青回”的故事吗?

从“非科班”到“神”,25年阿里江湖他写成了传奇!

说起多隆,那简直就是阿里技术人的YYDS,一个行走的“内卷”天花板。你想想,一个2000年从杭州大学生物系硕士毕业的“非科班”选手,却能成为“淘宝第一个程序员”,这剧情,比爽文还爽吧?

时间拨回2003年,那时的阿里还是个“毛头小子”。马老师(马云)一声令下,召集了十位“敢死队”——签一份全英文的保密协议,然后卷铺盖搬进湖畔花园,从零开始搞一个C2C交易网站。这项目,神秘到连说梦话被老婆听到都不行!2 而多隆,就是这支“草台班子”里的技术核心之一,他主导构建了淘宝交易系统和论坛系统,一战封神,从此坐稳了“淘宝第一个程序员”的C位。

这还没完。都说金庸小说里有位扫地僧,外表平平,内力深不可测。多隆就是现实版的“阿里扫地僧”——板寸头,不爱社交,不爱开会,甚至开会都要带着笔记本写代码,连团建都不放过!3 但就是这么个“木讷”的人,从2003到2007年,淘宝搜索引擎的开发与维护几乎全靠他一人撑起。文件系统TDF、key-value系统Tair、cache、通讯框架……可以说,阿里的技术基石上,每一砖每一瓦都刻着他的名字。难怪阿里集团CTO行癫都感叹:“坐在角落的多隆,总能以极快的速度解决别人眼里奇怪棘手的问题,即便从未接触过。” 在阿里内网,他被贴上“神”的标签,不是恭维,是实力!“有困难,找多隆”——这句淘宝内部流传的口头禅,可不是说说而已。

“怎么成长为这样的大神?”面对外界的好奇,多隆的回答永远那么“朴实无华且枯燥”:“就解问题嘛。”从PHP小问题到淘宝架构的性能难题,他就是这么一个个“死磕”过来的。靠着这股“死磕”劲儿,他一路从技术小白干到了阿里最高级别的技术岗P11,还成了阿里合伙人!2014年阿里上市前,多隆被写进合伙人名单,理由直接且霸气——“对淘宝业务的创纪录贡献”和“单纯专注的技术特质”。3

更凡尔赛的是,他不仅写代码写成了阿里“扫地僧”,还写上了胡润财富榜!2017年,41岁的多隆,身家26亿元,排名第1629位。4 试问,哪个程序员不想成为“多隆”?!

当然,2023年阿里架构变革,“1+6+N”让多隆退出了合伙人名单。但他依旧是那个不逐名利、只专注于解决技术难题的“代码狂人”。直到2025年8月1日,他正式结束了在阿里长达25年的“职业生涯”,阿里内外平台显示为“退隐江湖”。嗯,这波假退隐,玩得有点东西!

“神仙CP”再聚首:从阿里到AI Agent,搞波大的?

你以为“扫地僧”真的要去山林隐居?别天真了!他只是换了个“战场”。离开阿里后的第一站,多隆选择了去找他的“老战友”、“老熟人”——毕玄(林昊)。1

毕玄,人称“毕大师”,也是阿里技术圈的另一位传奇。巧合的是,他跟多隆一样,也是生物专业出身的“野生技术大神”。2007年加入阿里,从零到一打造了HSF中间件,还参与设计并落地了阿里电商异地多活架构,都是奠基人级别的“狠角色”。

2021年,毕玄以阿里云视频云负责人(P10)的身份离职,创办了贝联珠贯。这家公司可不是什么“野鸡startup”,2023年就拿下了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机构的5000万天使轮融资,2024年10月又完成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甚至入选了“杭州AI卧龙图”,跻身“杭州AI 108将”!23 用大白话说,贝联珠贯就是一家致力于帮企业客户“省钱”的“高效云资源管理服务提供商”,在算力市场里帮大家降本增效,非常硬核。

“很神奇,我和多隆都没想到,在AI时代,我们竟然又有了联手做点事情的机会和缘分。” 毕玄感慨道。两位昔日淘宝并肩作战的技术大神,如今再度握手,这画面感,简直就是武侠小说里的“华山论剑”续集!而这一次,他们瞄准的,是炙手可热的 AI Agent 改变运维服务这个大方向。

AI Agent要“干掉”运维?别闹,是让运维都变“多隆”!

等等,AI Agent要“干掉”运维?这话听着有点吓人啊!别急,听毕大师怎么解释:1

“运维服务一直以来最大的挑战,也是对人的要求这点,要保障好服务的质量,就得是非常专业的人/团队,但这也意味着这个服务很难规模化的提供(比咨询还难,因为运维服务的投入更大很多),毕竟很难有公司能拥有那么多这样专业的人……”

划重点!运维,这活儿听起来有点“幕后”,但却是个需要极高专业度和经验积累的苦活累活。它对人的要求极高,专业的运维高手更是稀缺资源,导致这个市场虽然大,却很难有真正“做大做强”的公司。培养一个“多隆”,那得是百年难遇吧!

但AI Agent的出现,让贝联珠贯看到了“王炸”的机会!用毕玄的话说,他们要做的,就是**“把专业的人的经验沉淀为Agent”**。 这可不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把运维专家的“经验”和“思考方式”通过AI Agent进行学习、沉淀,然后让这些AI Agent去完成复杂的运维任务。

这背后藏着贝联珠贯的“杀手锏”—— SREAgent1 它的终极目标是啥?用贝联珠贯的官方说法,就是**“让每个客户都有N个不同领域的‘多隆’”**。 哇塞,这愿景是不是有点燃?这意味着,未来你家的运维系统,可能不再是一个个苦哈哈的工程师夜以继日地盯着,而是一个个聪明、高效、全年无休的“数字多隆”在帮你管理一切!

从“手搓代码”到“AI赋能”,多隆这位传奇程序员,始终站在技术浪潮的最前沿。他用25年证明了代码的力量,如今又把这份执着写进了AI的未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大神“再就业”的故事,更是AI时代,人与机器协同进化、技术深度融合的又一个里程碑。

江湖未远,战场依旧。愿这位“扫地僧”的新篇章,再添传奇!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