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哈基米”狂卷2亿播放,AI宠物短剧真能让你“躺赚”月入2万?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电子哈基米”们最近在短视频界C位出道,AI宠物短剧凭借萌宠+拟人剧情,在各大平台狂吸流量,播放量轻松破亿。普通人利用AI工具也能“像素级复刻”创作,副业月入几千到两万不再是梦想,但想“躺赚”月入几十万?那可能得先把AI工具炼成“印钞机”再说。

最近,你的手机是不是也被一群“戏精”萌宠刷屏了?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不再满足于卖萌撒娇,而是纷纷变身霸道总裁、宫斗女王、神秘特工,甚至“勤工俭学为父分忧”的比熊犬,上演一出出脑洞大开的短剧。别小看这些“电子哈基米”的演技,它们不仅狂刷2亿播放量,甚至让一些普通人副业月入过万,简直是“把钱钱赚到手软”的节奏!

这股名为AI宠物短剧的流量旋风,正以“光速”席卷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随便点开一个合集,《胖橘复仇记》、《霸总雪纳瑞爱上我》、《比熊殿下她权倾天下》……播放量动辄百万起步,高的甚至突破千万,评论区里粉丝天天“催更”,比追顶流爱豆还来劲儿。连“神仙姐姐”刘亦菲都亲自“翻牌”,转发了“松弛猫Chillcat”的AI猫狗短剧,这排面,杠杠的!

萌宠“黑科技”:AI如何把毛孩子变成“影帝影后”?

你是不是也好奇,这些只会围着食盆转、撒欢撒娇的毛孩子,怎么一进AI短剧就摇身变成了足智多谋的狠角色?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套个滤镜、加个BGM”那么简单,而是AI技术的“魔法”在施展。

一切的起点,都藏在**“拟人化叙事”**这个“小心机”里。创作者们把现实中的职场压力、生活烦恼、亲情爱情等话题,巧妙地套用在宠物身上。你看那大胖橘,能用小鱼干罐头摆出“满汉全席”设陷阱,把老虎“迷倒”后堂而皇之地剃毛做虎皮大衣;泰迪化身职场新人,学写方案、应对难缠客户……这些反转不断又趣味十足的剧情,让年轻人直呼“太上头”:

“终于懂我妈追短剧的执着了,下一集快更!” “大橘猫真的太懂事了,配上这音乐直接带入自己的经历了。”

评论区里的真情实感,足以说明AI宠物短剧精准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情绪痛点。它用萌系外表包装碎片化剧情,既化解了现实焦虑,又提供了情绪价值,妥妥的“解压神器”。

而实现这一切的,是近年来“爆火”的AI工具,比如DeepSeek、豆包、即梦、可灵等。据一位深耕AI宠物短剧的从业者张磊透露,这些AI工具“很傻瓜式”,只要把想生成的画面写成描述词(也就是prompt)输进去,调整几次就能出效果。甚至“以前大家觉得AI离普通人很远,现在不少人跟着教程就能上手操作”1

制作一部AI宠物短剧,大致要经历“三步走”:

  1. 脚本创作: 这是灵魂!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比如看到同事加班想到宠物加班,刷到打工话题构思宠物摸鱼被抓。关键在于把故事讲完整、讲得有共鸣,明确宠物的角色、核心剧情和场景细节。
  2. AI生成: 这是“变魔术”的环节。描述词输入AI工具,生成3-5版画面,挑出最符合剧情和风格的。当然,AI有时也会“不听话”,比如你让它生成宠物在电脑前敲键盘,它可能生成宠物趴在电脑上睡觉,这大概就是AI的“幽默感”吧。
  3. 后期剪辑: 把AI生成的画面拼接起来,配上音效和文案,一部几十秒到几分钟的短剧就“出炉”了。

AI技术的普及,让专业影视制作才能实现的特效,变成了“人人可上手的创作工具”2。这不仅拉低了技术门槛,也让内容创作从专业机构走向全民参与,简直是“草根逆袭”的绝佳舞台。

“电子打工人”真能赚大钱?收益与成本的“真心话大冒险”

既然流量狂飙,那钱呢?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网上关于“AI短剧月入50万甚至300万”的传闻,是不是真的“泼天富贵”?

答案是:有,但不多,且普通人月入两万更现实。

头部机构的“凡尔赛”发言是有的。比如,有头部机构曾公开表示,其孵化的宠物账号利用AI工具,可以实现一个月涨粉百万,首月综合广告收入超50万元1。这个数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痒痒”,直接拉高了大家的期待值。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创作者来说,情况又是另一番景象。像张磊这样从今年1月入局的兼职创作者,用半年时间积累了三四万粉丝,“副业月收入好的时候能稳定在2万左右”1。这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已经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额外收入了,甚至比某些全职工作还香!

那么,AI宠物短剧的变现路径究竟有哪些?

  • 广告合作: 这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合作方可以是小游戏、宠物零食品牌,广告形式可以是视频结尾的贴片广告,也可以是“润物细无声”的剧情植入,比如让“霸总雪纳瑞”吃某品牌猫粮,或者让“比熊殿下”用上某个泰式船面酱(跨物种带货,不得不说这脑洞!)3
  • 橱窗带货: 随着粉丝量的积累,开通商品橱窗,直接带货宠物用品或其他相关产品,也是一条康庄大道。
  • 知识付费: 在这条“新赛道”上,不少博主当起了“老师”,提供AI宠物短剧制作教程和账号运营指导,收费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相当于“授人以渔”,也是旱涝保收。
  • 平台流量分成: 虽然安胜(TikTok百万粉丝AI账号运营者)吐槽抖音对AI账号广告分成不高,“一条播放量达到800万的视频,通过抖音伙伴计划拿到的创作激励只有50块钱”3,但像TikTok这样的海外平台,流量分成单价可观,美区最高,欧元区其次3

再看看成本,简直是“白菜价”。大多数AI工具都有免费试用额度,每天能生成几次。如果需求大,开通VIP每月也只要几十块钱。像张磊、猫大力这样的个人创作者,每月投入在AI软件上的费用也就几十到几百元14,比起传统影视制作的“烧钱”模式,这简直是“穷人乐”!

辣糖(“LT小狗日记”运营者)表示:“我不知道别的账号的情况,但从我们账号来看,几分钟做一条视频、月入50万都是不可能的。”3 安胜也表示,更现实的情况是“如果做AI账号每个月能赚三四千,他就不进厂了”3

所以,“月入几十万”的“神话”可能只属于极少数头部团队或有强大资源的公司,对普通人来说,几千到两万的副业收入,才是这条赛道更真实的“写照”。

内容为王,AI只是“作弊器”:下一个风口在哪儿?

随着AI工具普及到人人可用,技术不再是稀缺资源,内容便成了硬通货。就像一位从业者说的,“这个领域的生产方式太容易复制了,等更多人入局,用户可能会看腻。”

在这种情况下,拼的就是创意、剧本和对用户情绪的捕捉。无论是《霸总雪纳瑞》还是《比熊殿下》,其背后的团队都在不断提升内容质量,从早期的宠物拟人化视频,到借鉴“霸总短剧”的萌宠爽剧,再到计划尝试做全网第一档AI宠物恋爱综艺,就是要“卷”出新高度1

AI宠物短剧的爆火,并非偶然的流量狂欢,而是用户需求爆发、技术成熟以及平台助推之下的必然结果1。中国宠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97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928亿元,预计在2025年达到8114亿元1。这“它经济”的热度为AI宠物内容提供了天然土壤,也让赛道的市场天花板进一步抬高。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股AI短剧风潮已经从宠物圈蔓延开来。像《九尾狐男妖爱上我》这种全AI生成的真人风格短剧,在抖音上播放量已超1.8亿3。虽然剧情“癫到不行”、“画面就像PPT”,甚至“主角的脸变来变去”,但这些“瑕疵”反而成了看点,甚至有“开盲盒”的感觉3。这说明,在AI短剧领域,观众对“完美”的追求,有时还不如对“新奇”和“脑洞”的渴望。

未来,AI短剧的商业化想象空间巨大,甚至能朝着影视级方向探索。各大厂也纷纷开始布局,掌阅科技就在积极积累制作经验、完善供应链,并尝试打通AI短剧的商业化通道3

不过,目前的AI宠物短剧赛道虽然仍处于蓝海期,竞争相对较小,新账号也能快速起量,但这种“容易复制”的生产方式,也意味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最终,能否“杀出重围”,关键还在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对用户情绪的捕捉,以及源源不断的创新内容。毕竟,再先进的“作弊器”,也无法替代一个有趣的灵魂。


  1. 狂刷2亿播放,副业月入2万,又一隐秘赛道爆火·天下网商·天下网商(2025/9/13)·检索日期2025/9/13 ↩︎ ↩︎ ↩︎ ↩︎ ↩︎ ↩︎ ↩︎

  2. AI宠物短剧爆火:当科技遇上萌宠,一场内容革命正在上演·宠业家·宠业家(2025/6/5)·检索日期2025/9/13 ↩︎

  3. 抽象的AI短剧火了,月入50万—300万?制作人称做一集只需2小时·南方娱乐网·南方娱乐网(2025/8/13)·检索日期2025/9/13 ↩︎ ↩︎ ↩︎ ↩︎ ↩︎ ↩︎ ↩︎ ↩︎

  4. 宠爱联萌| 猫狗短剧爆火,有人月入五位数·腾讯新闻·腾讯新闻(2025/7/24)·检索日期2025/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