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算法的竞合:零售AI Agent重塑服务业的未来哲学与商业版图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零售连锁业,AI Agent的应用正激化“相信人还是相信算法”的深层管理哲学辩论,其商业价值体现在极致效率与成本优化,但人机协同的边界、情感价值的保留以及对未来劳动力的重塑,才是定义智能服务业态的关键。

当瑞幸咖啡的AI排班系统精准预测客流,绝味鸭脖的“绝智”店长Agent将销冠经验蒸馏并推广至全国门店,乃至机器人已能独立运营零售快闪店时,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浮出水面:**在日益智能化的零售连锁领域,我们究竟应该相信人的智慧与温度,还是算法的极致效率与数据洞察?**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部署的选择,更是一场关乎管理哲学、商业模式乃至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变革。

算法至上的效率革命:AI Agent作为“大脑”

以孩子王和绝味鸭脖为代表的“激进派”正在积极拥抱AI Agent,将其视为企业运营的“大脑”,而人类员工则扮演“手脚”的角色。其核心驱动力在于,通过AI Agent实现前所未有的精益化运营和规模化效益

在技术原理层面,AI Agent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其数据驱动的预测能力上。瑞幸咖啡的AI排班,能够基于180天历史数据和12项实时指标精准预测客流,从而自动生成优化排班表,极大提升了人效。更深层次的创新在于知识蒸馏与能力平权。孩子王利用多模态大模型模拟用户,录制金牌销售的接待流程,再通过“人脑蒸馏”提炼出优秀育儿顾问的核心销售逻辑,将其标准化并赋能给所有员工。绝味鸭脖的“绝智”店长Agent,更是积累了上千名优秀店长的经验,形成14.3万条知识库,日均服务3.1万名店员,在短短一年内将运营效率提升了39% 1

这种“AI是大脑,人是手脚”的哲学观,旨在解决零售连锁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高流失率带来的频繁培训成本、门店间能力参差不齐、信息从总部到末端的衰减,以及“薄利时代”对损耗、人效、库存周转的极致要求。通过AI Agent,企业得以:

  • 标准化运营:将优秀经验标准化、可复制,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均值。
  • 自动化决策:在排班、订货、营销等SOP清晰的场景中,AI Agent能基于算法预测自动决策并执行,取代人工经验判断。
  • 个性化服务:绝味与腾讯联合打造的AI会员智能体,从“精准营销”转向“精准服务”,实现“万人万面”的个性化触达,营销活动点击率提升超40%,转化率提升25% 2

这些实践不仅带来了显著的量化效益,更预示着一个由AI主导的,效率优先的商业新范式正在形成。

人性温度的不可替代性:AI的边界与人的价值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选择将决策权完全交给算法。以顶新便利餐饮群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AI在具备清晰SOP的岗位表现出色,但在复杂决策和情感交互上,人类仍是不可或缺的核心。

一个典型的反例是“自助结账机”的撤回。顶新便利餐饮群副总裁游仁宏指出,“自助结账是一个反销售的事情”,店员结账平均比机器多出40%的销售额。这背后揭示的是**“情绪价值”和“临场应变”的重要性**。线下零售需要记住熟客喜好、通过察言观色促成交易、灵活处理突发投诉。这些非结构化、充满人情味的互动,是目前AI难以完全复刻的。

这种“AI没法背锅”的担忧也体现了对权责体系的考量。在加盟店模式中,剥夺店长决策权意味着责任的模糊,加盟商可能不愿承担算法失误带来的损失。此外,AI的落地也面临实际挑战,如**“数字负债”问题**——即企业现有数据不全、流程不清晰,导致AI只是“空中楼阁” 3

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人与AI的共生悖论。AI Agent的进化需要员工提供数据养料和经验,但如果员工感知到AI最终会取代他们,便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分享其“内在的经验体系”。正如游仁宏所说,我们需要巧妙地表达“数字化转型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非“取代”。这提示我们,信任和激励机制是AI在企业内部顺利落地的关键。胖东来的案例也印证了“幸福的员工才能创造幸福的顾客”这一管理哲学,人的善意和创造力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管理哲学与组织重构:人机协同的深层演进

这场关于“相信人,还是相信算法”的辩论,最终将演化为企业管理哲学的重构与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

首先,CEO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绝味集团首席数智增长官谌鹏飞明确指出,未来智能组织中,CEO的角色将从传统的“管人”转向“架构智能体”——设计业务流程与智能体协同逻辑 4。这意味着领导者需要具备跨越技术、业务、组织边界的系统性思维,理解如何将AI Agent融入企业生态,实现人与智能体的最佳配合。

其次,人机协同模式的精细化探索成为核心。绝味内部通过“人工组与AI组PK”的方式,形成了一个“滚雪球”效应:AI通过学习人工组策略沉淀能力,人工组又因不服输而创新,反哺AI升级。这种人机互促的进化循环是未来组织能力增长的引擎。成功的AI Agent应用,其终极目标并非完全“无人化”,而是在效率与人性之间找到精细化运营的临界点。AI负责重复、结构化的任务和数据分析,释放人类员工去从事更具创造性、情感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从更广阔的产业生态来看,AI Agent的崛起促使行业从“单点竞争”转向“生态共赢”。绝味与腾讯联合发布的中国零售连锁AI垂直场景大模型,并面向行业推广,旨在降低AI应用门槛,推动“AI数智驱动增长”从头部企业向行业普惠 5。这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通过共享技术能力和行业知识库,共同构建“AI共生拓扑圈层”。

未来图景:劳动力重塑与服务业新范式

AI Agent在零售连锁业的深度渗透,将对未来的工作形态、劳动力市场乃至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来看,AI Agent将增强而非立即取代大部分一线员工。如食品安全监督员在AI加持下,能够轻松管理更多门店,准时下班,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它消除了枯燥、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部分低级脑力劳动,使得工作内容更加聚焦于判断、创造和情感交互。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效率的提升也可能带来新的社会挑战。德国社会学家罗萨的研究指出,效率提升反而可能导致工作强度递增 6。当AI让“一人多岗”成为可能,人类员工是否会被迫承担更多任务,而薪资待遇却未能相应提高?目前零售业普遍存在的低工资、长工时、高流失率问题,亟需在AI变革中被重新审视。

更为宏大的图景是,随着机器人和AI在这个行业逐渐普及,当下一代消费者习惯与机器人交互时,人力,会重新成为昂贵的生产资料。届时,或许只有那些追求极致品质、个性化体验和情感连接的“昂贵且高级的门店”,才会由人类来提供服务。这种**“人力奢侈品化”的趋势,将彻底颠覆我们对服务业的传统认知,并引发对未来工作价值、技能培养和教育体系**的重新思考。

人与算法的竞合,不是简单的取舍,而是一场人类与自身创造物之间复杂而持续的演进。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留和升华人类独有的价值,是智能服务时代留给所有企业、政策制定者和社会个体的终极命题。

引用


  1. 绝味集团首席数智增长官谌鹏飞:卖鸭脖的“小店”怎么做AI智能体?·亿邦动力·(2025/04/15)·检索日期2024/06/10 ↩︎

  2. 绝味牵手腾讯共创中国零售连锁AI垂直大模型 -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2025/04/15)·检索日期2024/06/10 ↩︎

  3. 连锁门店AI Agent应用分野:究竟相信人,还是相信算法?·亿邦动力·胡镤心·(2025/09/23)·检索日期2024/06/10 ↩︎

  4. 绝味集团首席数智增长官谌鹏飞:卖鸭脖的“小店”怎么做AI智能体?·亿邦动力·(2025/04/15)·检索日期2024/06/10 ↩︎

  5. 绝味牵手腾讯共创中国零售连锁AI垂直大模型 -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2025/04/15)·检索日期2024/06/10 ↩︎

  6. 连锁门店AI Agent应用分野:究竟相信人,还是相信算法?·亿邦动力·胡镤心·(2025/09/23)·检索日期2024/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