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物流杀疯了:5个月狂揽8亿,这AI“打工人”是要取代人类了?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听说物流是个苦活?AI表示不服!一家叫Augment的公司,用AI“打工人”Augie上线5个月就搞定了8亿融资,效率直接拉满,让欧美那些慢悠悠的物流体系都惊呆了。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物流界的“螺丝钉”都拧成了“智能芯片”!

都说搞物流是个“苦力活”,风吹日晒还得被客户催,简直是“人类高质量社畜”的终极挑战。可最近,一家名叫Augment的AI物流公司,却把这门“苦生意”玩成了“香饽饽”!1

上线仅仅5个月,这家公司就拿下了8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总融资额更是飙到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8个亿!12 这速度,简直是物流界的“闪电侠”,AI界的新晋“卷王”!这货到底什么来头,为啥能让资本“哐哐砸钱”,还引得物流巨头纷纷“真香”?今天,乌鸦君就带你一探究竟。

AI数字员工Augie:把“中国速度”搬到欧美物流?

在国内,我们早就习惯了“次日达”甚至“当日达”的物流体验,快到你怀疑人生。但在欧美,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那里的物流体系,更像是一盘“散沙”:仓储、干线、最后一公里,分段承包给不同的公司,各玩各的。1

这样做,好处是灵活、省钱,还能避免反垄断的“红线”。但问题也显而易见:链条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系统各自为政,数据根本打不通。出了问题大家互相“甩锅”,操作员每天就像个“多线程CPU”,在门户网站、TMS(运输管理系统)、Excel、邮件和电话之间疯狂切换,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效率二百五。

在这种“乱世”之中,Augment的核心产品Augie就跟“天降神兵”一样,杀了出来。你可以把Augie理解成物流行业的“AI助理”,它能做的,就是把那些重复、碎片化、价值低但又耗尽人力的琐碎工作,统统自动化。从接收订单到最终收款,Augie能全程包办,活脱脱一个“AI物流打工人”!1

比如说,以前找承运商报价,操作员得一个个打电话、发邮件,再手工录入比对。现在Augie能自己发出询价,把所有反馈收集好,甚至还能初步比价,你只需要最后点个头。确认承运商后,Augie还能自动下单、通知司机、确认安排,像个随时待命的“调度助理”,把你的活儿都“抢”走了。1

运输途中,Augie会定时发邮件、打电话、发消息,主动跟踪货物位置,不用你再苦哈哈地追问。等货到了,最让人头疼的签收单、发票迟迟收不回来?Augie会主动去催,收回来还会自动检查完整性。文件齐全后,它还能自动生成发票、对账,发现问题会标注出来,甚至还能直接发起催款。整条链路跑下来,原本需要人“跑断腿”的事,Augie全给你“摆平”了。1

那么问题来了,Augie这货,到底是怎么做到“一人分饰多角”,还能跨系统“秀肌肉”的呢?

它主要用了两个“骚操作”:

  1. 打通不同系统的数据。 面对物流行业那些“老古董”系统,很多连开放接口都没有,甚至还停留在“门户+邮件”的原始形态。Augie直接模拟人类操作,就像一个“数字间谍”,自动登录门户、读取页面信息,或者解析邮件、聊天消息,把里面的内容转化为可用数据。
  2. 统一数据格式。 不同系统对同一个东西叫法五花八门,比如同一份签收单,在承运商系统可能叫POD,在客户系统里可能叫delivery proof。Augie就用AI做“语义归一化”,把这些“七零八落”但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数据,统一成一份“干净版本”,这样它就能无缝地执行后续工作了。1

最“凡尔赛”的是,Augie不要求你为了适应它而改变公司原有的操作流程(SOP),而是自己去“学习”和“适应”你的SOP。比如,你以前习惯先收邮件、再登记Excel、最后更新TMS,Augie就按照这个顺序来,只是换成自动化执行。这样一来,员工不会觉得“AI来了要推翻一切”,只会觉得:“这不就是给我请了个永不掉线的超级助理吗?” 这大大降低了AI的落地门槛和抵触情绪,让AI不再是PPT上的概念,而是真的能“干活”的工具。1

AI重构物流链条:不只Augment,还有N多“王炸”!

Augment的成功,只是AI物流这波浪潮的冰山一角。它让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物流里的AI不只是锦上添花的小工具,而是有可能把整条链路“翻新重做”。而这样的价值,已经有不少公司跑出来了。

比如美国物流巨头阿姆斯特朗集团,接入Augment后,员工人均每天处理的票据直接翻倍,对账周期缩短8天,单票毛利率还多了5%!1 这简直是“效率飞升,财源广进”的教科书式案例。

除了Augment,还有这些AI玩家正在物流圈“搞事情”:

  • Dexory——仓库“透明化”神器。 仓库为什么被称为“黑箱”?因为货物进进出出太频繁,实际库存常常是笔“糊涂账”。Dexory用一个能伸缩到12米高的机器人,加上3D扫描技术,像“雷达”一样把整个仓库扫一遍,1小时就能扫1万个托盘,把实际库存转成高精度实时数据。然后,它立刻和仓库系统比对,几秒钟就能生成一张“差异热力图”。1

    这相当于给仓库装了个“天眼”,把“黑箱”彻底变成了“透明盒子”,库存准确率直接拉到99.9%!2024年10月,Dexory 完成80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11.4亿美元,是物流AI界的“行走的印钞机”。1

  • Loop——结算“加速器”。 如果说Dexory管的是“货”,那Loop管的就是“钱”,专门治物流公司的“拖延症”。一票货走完,收齐发票、凭证、费率表后,财务团队得人工一条条核对,流程长、文件杂,一个周期常常要14天,企业的钱就这么被“卡”在账上。

    Loop把这个环节“AI化”了,自动识别各种格式的发票,快速和系统比对,发现异常立刻标记。对账周期从“两周漫长路”,直接压缩到“一天闪电战”!1 2024年8月,Loop完成3500万美元B轮融资,处理发票金额达26亿美元,错误率低于0.3%。1 这效率,简直是财务的“YYDS”!

  • Beacon——多式联运的“千里眼顺风耳”。 英国的Beacon切入的是海运、空运、陆运同时跑的复杂链路。以前操作员要盯好几个系统、邮件、电话才能追踪。Beacon通过统一API整合各种运输方式,AI能实时看全局,甚至还能提前24小时预测“哪一环可能会出问题”。1 这能力,直接让它的订阅收入一年涨了3倍,简直是“未卜先知”!

  • Vooma——报价界的“ChatGPT”。 美国的Vooma则专注于报价环节。给托运人算一个准确的“门到门”价格,以前要来回沟通半天。Vooma做了个类似ChatGPT的对话界面,客户只要输入需求,AI就能在30秒内“吐”出完整报价,还能直接预订舱位。1 过去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活,几秒钟搞定,货代们表示:这效率,快到你怀疑人生!

这些公司其实代表了一个清晰的趋势:AI物流不再是点缀,而是在把“货、钱、信息”三条关键线都重构了一遍。比如,Augment管信息,Dexory管库存,Loop管资金,它们切入点不同,但逻辑一致:用AI把原来靠人力“硬扛”、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环节自动化,让物流真正跑得更快、更稳、更省。1

所以,物流不再是那个“埋头苦干”的“体力活”了,它正在被AI“智商碾压”,变身科技感十足的“新蓝海”。下次你再看到快递小哥风驰电掣,说不定背后就是无数个“Augie”在默默发力,把这个曾经的“苦海”变成了“AI乐园”呢!

引用


  1. AI物流火了,上线5个月,拿下8亿融资·乌鸦智能说·朗朗(2025/9/28)·检索日期2024/05/10 ↩︎ ↩︎ ↩︎ ↩︎ ↩︎ ↩︎ ↩︎ ↩︎ ↩︎ ↩︎ ↩︎ ↩︎ ↩︎ ↩︎ ↩︎ ↩︎

  2. 物流AI助手“Augment”获8500万美元A轮融资·SoHoBlink人工智能网·匿名(未知)·检索日期2024/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