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开发圈“地震”了?程序员的“AI搭子”突然“失聪”,还让“退钱”!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最近,AI编程神器Cursor在中国大陆“出大事”了,Anthropic、谷歌、OpenAI的顶流模型突然集体“失联”,搞得程序员们集体“炸锅”,在线要求退款。这波操作,不仅暴露了海外AI服务的“玻璃心”,也给国产大模型们送来了“弯道超车”的绝佳C位。

这几天,AI开发圈有点不太平,确切地说,是发生了一场不小的“地震”!震源中心直指那个曾经让无数程序员直呼“真香”的AI编程工具——Cursor。想必不少“打工人”正用它写代码写得飞起,结果,它突然就给你来了一套**“当头棒喝”**!

根据智东西的爆料1,美国知名AI编程软件Cursor,赫然在中国大陆**“断供”了来自Anthropic、谷歌和OpenAI的多款核心模型**。这波操作有多突然?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提前通知,直接就是一刀切。当你兴冲冲地想用Claude 4 Sonnet或者Claude 3.5 Sonnet这些“主力模型”时,Cursor只会冷冰冰地弹出一句**“模型供应商不为您所在的地区提供服务”**。好家伙,这不就是程序员的“AI搭子”瞬间“失聪”了吗?

猝不及防!程序员的“AI搭子”突然“失聪”了?

想象一下,你正沉浸在“代码如诗”的境界里,AI工具一路为你保驾护航,结果屏幕上突然蹦出个“地区限制”的提示,那感觉,简直是**“心碎一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以“Cursor不能用了”为关键词一搜,好家伙,那叫一个“开发者炸锅现场”**!

不少网友直接开“骂”,自己可是Cursor的长期订阅用户啊!按月交着“保护费”,结果一纸通知下来,付费的核心服务直接就**“蒸发”了**。这不是赤裸裸的**“割韭菜”,哦不,是交了钱却没法享用核心服务的“大胆市场策略”**吗?有网友直接在X平台晒出了自己的退款申请,要求“还我血汗钱”2。毕竟,谁愿意为了一张会员卡,结果发现里头最爱的自助餐菜品,突然就下架了呢?

有趣的是,有“漏网之鱼”反映,这波断供似乎主要针对个人用户,而部分使用企业账户的开发者,目前还没遇到类似问题。这波操作,是想“区别对待”,还是“延迟打击”呢?让人摸不着头脑。

Cursor的“官方回应”:甩锅还是负责?

面对程序员们的“滔天怒火”,Cursor也没装聋作哑。它在官网上给出了**“官方回应”和“弥补方案”3。Cursor表示,这事儿吧,主要怪“部分模型提供商具有基于位置的限制”**,所以模型能否使用,得看模型提供商支持的API位置。言下之意,是Anthropic、谷歌和OpenAI这些“大佬”不带中国大陆玩,我Cursor也是“受害者”啊!

不过,Cursor也算有“良心发现”的时候,它提供了一个“按比例退款”的选项。如果你近期刚付了订阅费,又不幸“中招”,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申请退款。另外,如果用户在Cursor中选用“Auto(自动)模式”,Cursor会自动选择当前地区可用的模型,比如DeepSeek-R1、DeepSeek-V3等。

可问题是,OpenAI、谷歌和Anthropic的官方API支持地区确实不包括中国大陆,所以就算你想自己搞定API调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如果只能用Cursor的“自动模式”,它就会大幅度“降智”,很多复杂的开发任务直接“歇菜”。这不就是买了个“兰博基尼”,结果只能在村口开拖拉机吗?这体验,简直是“买了个寂寞”**!

海外AI服务的“玻璃心”:断供潮背后的隐忧与机遇

其实,海外大模型和AI产品对中国大陆“断供”这事儿,早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远的不说,去年6月OpenAI就曾给中国大陆的企业开发者发警告信,明示要禁止来自中国大陆的API调用1。Cursor本身以前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使用限制,而且还不断在“收紧”。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你:海外的AI服务,自带“玻璃心”属性,说不让你用,就不让你用!

但危中有机!正当“打工人”们为Cursor“失聪”而**“哀嚎遍野”**时,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悄然浮现。权威大模型调用数据平台OpenRouter的数据显示,就在Cursor断供问题爆发的同期,DeepSeek-V3、DeepSeek-R1、Kimi K2等国产模型的调用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大幅增长!1

不少“聪明”的开发者已经开始“自寻出路”,选择退掉Cursor,转投国内的AI IDE产品,比如字节跳动的Trae、阿里云的通义灵码等。这波“断供潮”,看似是给我们“出难题”,实则是给中国本土的AI企业们送上了一个**“天赐良机”!也许,这就是国产AI编程工具抢占市场,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窗口期!

谁说“危机”就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它就是中国AI迈向自主可控,实现**“技术独立”“催化剂”**呢!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