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AI狂飙,竟要“烧气”续命?英伟达CEO黄仁勋的“硬核”建议,让工党有点“方”!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英国工党为了AI发展,跟美国科技巨头“眉来眼去”,结果英伟达CEO黄仁勋直接甩出“烧天然气”的王炸建议,这下好了,经济红利和环保KPI,英国人要怎么平衡?这波操作,简直是给AI界抛了个“硬核”议题!

最近,英国政坛和科技圈的热度,简直比夏天的英伦午后还要炙热。一边是雄心勃勃的英国工党,对着美国的科技巨头们“眉来眼去”,期待通过AI这艘“大船”把英国经济带上起飞的节奏;另一边,则是“核弹级”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掌门人黄仁勋,在合作协议刚签、大家还在憧憬未来时,冷不丁地给英国送上了一句“硬核”建议:想搞AI大基建?那可得“多烧点气”!1 听到这话,不知道英国那些搞环保的官员们,是不是已经有点“方”了?

英伦AI大跃进:甜蜜合作背后的“煤气罐”之问?

英国首相斯塔默为了加速英国经济,对AI那叫一个“迫切”!他甚至亲自向黄仁勋发出了“灵魂拷问”:“赶紧把AI基础设施搞起来!”2 这不,英伟达马上就带着真金白银来了。根据最新协议,英伟达将携手CoreWeave和英国本土初创企业Nscale,在英国狂砸110亿英镑,部署12万块最强悍的AI处理器芯片,还要在英格兰东北部和埃塞克斯郡等地大兴土木,建设N个AI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2 听起来是不是很YYDS

然而,就在一片欢腾之时,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却语出惊人:

“我完全相信英国会意识到,建设新兴产业需要能源。”他说,“像核能、风能、太阳能这样的可持续能源固然重要,但我也希望燃气轮机能够发挥作用。”3

这言下之意,简直是明示英国:想让AI这头“吞金巨兽”跑起来,光靠风力发电那点“小甜水”可不够,**天然气这个“硬菜”也得端上来!**他还很“贴心”地指出,目前英国的电价在欧洲是最高的,这无疑给英国的AI雄心带来“短期挑战”。2

一边是工党为了经济效益,和美国科技巨头“深度绑定”;另一边是这些AI巨头在暗示:**想发展,先“供血”!**而这“血”,可能就是那些让环保人士眉头紧锁的化石燃料。经济的“诗和远方”,和环境的“苟且”,这笔账,英国政府要怎么算,才不会“原地爆炸”?

算力“吞金兽”:AI的“卡路里”焦虑症

为什么黄仁勋会提出这么一个看似“不合时宜”的建议呢?答案很简单:AI,尤其是生成式AI,是货真价实的“电老虎”!它的算力需求,堪称“卡路里焦虑症患者”的天花板。一个大型AI模型在训练和运行过程中,所需能源可以轻松超过一个小型城市。2 这些动辄几万、几十万块芯片组成的数据中心,可不是吃素的,它们简直就是24小时无休的“能量黑洞”

在美国,为了满足AI算力的饥渴,科技巨头们已经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公司直接大手笔收购核能电厂的电力,有的甚至自己“撸起袖子”上阵,投资建设燃气电厂**,只为保障那些庞大的AI数据中心能“吃饱喝足”。2 这操作,简直是在告诉大家:AI,才是真正的“电霸”!

黄仁勋甚至“高瞻远瞩”地预测,未来一些AI企业会“自己成为发电商”,直接在现场建设发电能力。2 至于排放问题,他则表示英伟达会“用尽一切可能的方式”降低AI的碳足迹,甚至强调AI技术突破最终带来的气候效益,会超过其开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嗯,听起来好像在说:“为了更大的福利,暂时牺牲一下,可以理解吧?”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在英国,能源大臣米利班德可是个**“环保铁粉”**,他坚持要禁止英国页岩气开采。这意味着,如果英国真的要靠天然气为AI“续命”,就只能继续依赖昂贵的燃料进口。2 这下好了,两难的局面摆在眼前:**是拥抱“算力狂飙”的未来,还是坚守“绿色低碳”的阵地?这道选择题,英国工党恐怕要“头秃”**了。

生成式AI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要“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真正显现;而数据中心对能源和水资源的巨大冲击,却是**“肉眼可见”的。英国政府这次“拥抱”美国科技巨头,究竟是下了一盘“大棋”,还是“踩了一个大坑”**,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毕竟,在AI时代,能耗和环保,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躺平”的小问题。

引用


  1. Heather Stewart. Labour cosies up to US tech firms with little thought of downsides·The Guardian·Heather Stewart(2025/9/21)·检索日期2025/9/21 ↩︎

  2. 黄仁勋:英国AI数据中心建设将需要天然气供能·财联社(2025/9/18)·检索日期2025/9/21 ↩︎ ↩︎ ↩︎ ↩︎ ↩︎ ↩︎ ↩︎

  3. 黄仁勋:英国新建AI数据中心需要天然气供能·电子工程专辑(2025/9/18)·检索日期2025/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