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圈“宫斗剧”上演:GPT-4o黯然退场,GPT-5光速上位!企业API独得恩宠?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AI圈最近上演了一出“宫斗大戏”:OpenAI大手一挥,直接把ChatGPT用户手里的“顶流”GPT-4o们给“停用”了,目的竟是为了给“新欢”GPT-5“扶正上位”!搞得一众“打工人”原地心碎,不过,企业版API用户好像还能继续“躺赢”?

这年头,AI界的速度真是比“换脸”还快!前几天还在为GPT-4o的“丝滑”体验拍手叫绝,结果OpenAI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直接让广大ChatGPT用户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爷青结”!没错,你没看错,那些曾经让你工作效率翻倍、创意灵感爆炸的“老伙计”们——包括风头正劲的GPT-4o以及其家族成员,居然被OpenAI宣布要从ChatGPT“下线”了!而原因,竟是为了给传说中的“下一代顶流”GPT-5腾出C位。

这波操作,简直就是AI界的“铁王座之争”,老牌战神被迫退役,新晋王者光速上位,留下一地“吃瓜群众”和“哀嚎遍野”的用户。

老伙计们“退休”:4o们,江湖再见?

当“OpenAI将用GPT-5取代所有ChatGPT模型”的消息一出,社交媒体上瞬间炸开了锅。多少打工人、内容创作者,甚至只是爱尝鲜的AI玩家,都曾被GPT-4o那丝滑的语音交互、强大的多模态能力惊艳到。它就像你身边那个全能小助理,写文案、编代码、画图、甚至跟你唠嗑,样样精通,简直是“生产力神器”的代名词。

“我还没跟GPT-4o好好道别,它就要被‘踢出群聊’了吗?”——某位网友的灵魂拷问,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更“扎心”的是,这次被“一刀切”的,除了“网红”GPT-4o,可能还有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这意味着,你曾经习惯的那些模型,可能转眼就成了“时代眼泪”。这种感觉,就像你刚刚习惯了新款智能手机的各种黑科技,结果厂商突然告诉你:这批手机全部停产,请大家改用下一代,而下一代可能还有点“难抢”的感觉。

新王登基:GPT-5到底有多“卷”?

既然要“上位”,那GPT-5总得拿出点真本事吧?别说,这位“新王”的来头可真不小。OpenAI官方可是亲自盖章,GPT-5在编码和智能体任务方面,表现堪称“王炸”,甚至在关键编码基准测试中,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平1

这是啥概念?简单来说,如果把之前的GPT-4o比作一位“全能型选手”,那GPT-5可能就是一位在“智商”和“动手能力”上都获得史诗级加强的“超进化体”。它不仅能帮你把代码写得更溜,甚至能像一个真正的“智能体”一样,帮你规划复杂的任务,并一步步执行。

想象一下:你给AI一个模糊的需求,它就能自动拆解任务、调用工具、甚至在执行过程中学习和调整策略,直到把事情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可不是简单的“问答机器人”,这简直就是你的“数字分身”,或者说,一个“AI特工”!

而且,OpenAI还提到了“ChatGPT智慧体”功能,允许Pro、Plus和Team方案的用户直接启用“智慧体模式”2。这似乎也预示着,GPT-5的推出,不仅仅是模型能力的迭代,更可能是ChatGPT产品形态的一次大升级——从“聊天工具”向“智能代理”的全面进阶。

“活儿好”的API:企业用户还能“躺赢”吗?

虽然普通用户可能要哭晕在厕所,但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RSS标题里那句“enterprise API remains (for now)”的潜台词——企业级API用户,好像暂时是“安全”的。

根据微软Azure AI Foundry的最新信息,包括gpt-4o-2024-08-06gpt-4o-2024-05-13gpt-4o-mini-2024-07-18在内的GPT-4o系列模型,目前仍然支持各种部署方式,比如数据区部署、全局部署等3。甚至,GPT-4o的微调功能也已经在Azure OpenAI中公开预览3。这意味着,那些已经将GPT-4o集成到自家业务系统、每天靠它“搬砖”的企业客户,短期内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像“亲儿子”和“散户”的区别?消费者市场要快速迭代,推陈出新,刺激用户升级;而企业市场则更看重稳定性和持续性,毕竟业务运行可开不起玩笑。OpenAI显然深谙此道,既要保证新模型的“排面”,又要稳住大客户的“钞能力”输送。

“消费者是小白鼠,企业才是金主爸爸。”——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误)。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很好理解:企业级客户通常需要更长的适应周期、更稳定的API支持,以及更丰富的部署选项。OpenAI既要引领技术潮流,也要照顾商业利益,这波“区别对待”,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未来:AI世界的“速度与激情”永不停歇

总而言之,OpenAI这次的“模型换代”风波,不仅是技术上的大步迈进,更是市场策略上的一次大调整。它再次提醒我们,在AI这个“速度与激情”并存的赛道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曾经的“顶流”可能转眼就成为“前浪”,新的“黑马”则随时准备C位出道。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或许意味着一段短暂的“适应期”,但最终会迎来更强大、更智能的AI体验。而对于企业和开发者而言,如何紧跟OpenAI的步伐,灵活调整自己的AI策略,无疑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必修课”。

所以,是时候告别你的老伙计们了,虽然有些不舍,但“向前看”才是AI世界的永恒旋律。毕竟,谁知道明天OpenAI又会搞出什么“大动作”呢?我们拭目以待!

引用


  1. 隆重推出面向开发人员的GPT-5 - OpenAI · OpenAI (2024/08/XX) · 检索日期2024/08/XX ↩︎

  2. 隆重介紹ChatGPT 智慧體:串聯研究與行動 - OpenAI · OpenAI (2024/08/XX) · 检索日期2024/08/XX ↩︎

  3. 在Azure AI Foundry 模型中, Azure OpenAI 有什麼新功能? · Microsoft Learn (2024/08/XX) · 检索日期2024/08/X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