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AI百科Grokipedia:刚出道就“复制粘贴”,还带“私货”?这波操作真秀!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马斯克信誓旦旦要用AI颠覆维基百科,搞出了个Grokipedia。结果呢?吃瓜群众发现,这“AI百科”刚上线就涉嫌大量“复制粘贴”维基百科内容。更绝的是,它还被扒出偷偷夹带“私货”,用AI筛选和重塑信息,把百科变成了某种“事实过滤器”。看来,AI时代关于“事实”的定义权,才是真正的战场!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每次出手都自带“整活儿”体质。这不,上个月才放话要用AI打造一个比维基百科“强10倍”的产品——Grokipedia,扬言要干掉维基百科那帮“有偏见的编辑”1。话音未落,他旗下的xAI就在28日火速推出了这个备受瞩目的“0.1版本”AI百科。本以为能看到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结果……网友们却嗅到了一丝熟悉的“翻车”味道。

尴尬现场:AI百科变身“复制粘贴”达人?

Grokipedia号称所有词条都由AI模型Grok自动生成,目前已收录超过88.5万个词条,听起来是不是很牛掰?它的模式也很“硬核”:用户无法直接编辑内容,只能“请求Grok修改”,最终裁决权掌握在Grok,也就是xAI,也就是马斯克本人手里1。这跟维基百科那套全球志愿者众包、编辑、审核的去中心化模式,简直是两个极端。

然而,首批冲进去“吃瓜”的网友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实——Grokipedia上的大量词条,简直就是从维基百科“Ctrl+C、Ctrl+V”过来的!1

比如,你搜一下“MacBook Air”,拉到页面最底下,一行小字赫然在列:“内容改编自维基百科……”这还算有点“良心发现”对吧?但更离谱的来了,像“PlayStation 5”这种词条,Grokipedia甚至懒得改,几乎是把维基百科原文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连标点符号都没怎么换。字对字、行对行,堪称“像素级复刻”1

有网友就忍不住吐槽:“马斯克说的‘比维基百科强10倍’,指的是复制速度快10倍吗?”

维基百科那边估计也是“无语凝噎”了。其发言人Lauren Dickinson的回应,简直是“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谢邀,我们很好。但看起来,即使是Grokipedia,也需要依赖维基百科才能存在。” 1

这波反讽,直接把Grokipedia钉在了“抄袭”的耻辱柱上。Google搜索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Grokipedia面临着内容偏见、抄袭以及可信度不足的严峻批评234。更有人指出,Grokipedia号称内容已由Grok进行“事实核查”,但这说法颇具争议,因为大型语言模型常常会捏造虚假“事实”(hallucination),其透明度和验证过程也缺乏公开56

“去偏见”?AI的偏见可能更隐蔽、更“带货”!

当然,Grokipedia也不是所有内容都照搬。它也展现出一些完全不同的“骚操作”,但这些操作同样争议缠身,甚至更让人细思极恐。

咱们来看看马斯克本人点赞转发的那个“乔治·弗洛伊德之死”的案例:

  • 维基百科版开篇就点明:“乔治·弗洛伊德是一名非裔美国人。2020年5月25日,因涉嫌使用假钞,他在明尼阿波利斯被一名白人警察谋杀。” 接着强调了“我无法呼吸”的临终遗言,以及全球范围内反对警察暴行和种族不公的抗议浪潮。整个基调充满了对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批判和对受害者的同情,是一个典型的“左翼叙事”。1

  • Grokipedia版呢?它先给你科普弗洛伊德“1997年至2007年间在得克萨斯州有长期犯罪记录,包括持械抢劫、持有毒品和盗窃的定罪。” 接着强调他当时“表现出反抗,甚至在被按倒前就反复称自己无法呼吸”,还详细描述了他体内的芬太尼、甲基苯丙胺含量以及其他可能促成死亡的健康因素。最后,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轻描淡写成“造成数十亿美元财产损失的骚乱”,并引发了“关于警察武力使用、弗洛伊德健康和药物使用在其死亡中的作用,以及执法部门与表现出不服从或中毒的嫌疑人互动时的系统性问题的争论。” 1

看出区别了吗?维基百科在讲一个“种族压迫下的悲剧”,而Grokipedia却在讲一个“有前科的瘾君子在拒捕过程中的意外死亡,并引发了社会失序”。Grokipedia没有虚构事实,但它通过信息的筛选、排序和补充,巧妙地重塑了整个事件的性质。1

同样的手法也用在了“气候变化”词条上。维基百科表示“科学界几乎一致认为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而Grokipedia则会引用“批评者认为,所谓‘科学共识’的说法夸大了事实”,并暗示媒体和环保组织在“制造恐慌”,引导读者走向一个预设的怀疑主义结论1

这波操作,不禁让人怀疑:马斯克口中的“去偏见”,究竟是真的去偏见,还是**“换一种偏见”**?

谁来定义“事实”?这是AI时代的新战场!

马斯克一直对维基百科持批评态度,指责其存在他所谓的“编辑偏见”,并多次强调Grokipedia将成为一个更具“真实且独立”性的替代方案7。他试图打造的,是一个由中心化AI控制、符合其自由主义叙事的“事实过滤器”1

然而,当百科“编辑”的权力从千万志愿者手中收归于一个不透明的算法,甚至是其背后的CEO时,我们得到的究竟是更纯粹的知识,还是更精致的“信息茧房”?Grokipedia的用户无法直接编辑,只能“请求Grok修改”,但最终的裁决权,依然在Grok,在xAI,在马斯克本人1。这种私有化的知识平台,其内容生成反映的是创建者的立场,缺乏开放性和集体性带来的知识可信度基础4

这才是Grokipedia最令人不放心的地方。在AI大模型已经成为“新石油”的今天,谁来定义“事实”,谁来筛选信息,谁来决定什么才是“真相”,正在成为一场看不见的战争。Grokipedia的“翻车”,可能只是这场“事实定义权”争夺战的序幕。我们作为信息的消费者,真的得擦亮眼睛,保持独立思考了。毕竟,AI再智能,也可能只是把人类的偏见,用更高效、更隐蔽的方式,又“喂”给了我们一遍。

引用


  1. 马斯克的 AI 百科 Grokipedia 刚发布就翻车:抄维基百科被抓现行,还夹带私货?·APPSO·发现明日产品的APPSO(2025/10/29)·检索日期2025/10/29 ↩︎ ↩︎ ↩︎ ↩︎ ↩︎ ↩︎ ↩︎ ↩︎ ↩︎ ↩︎ ↩︎

  2. 马斯克的AI百科全书Grokipedia引争议:部分内容逐字照搬维基百科·网易新闻·(2025/10/28)·检索日期2025/10/29 ↩︎

  3. Grokipedia上线引发争议:人工智能百科全书的内容偏差与安全隐患·kodomo.fbb.msu.ru·(2025/10/28)·检索日期2025/10/29 ↩︎

  4. 马斯克推出Grokipedia叫板维基百科,内容却大量照搬·知乎专栏·(2025/10/28)·检索日期2025/10/29 ↩︎ ↩︎

  5. 马斯克的AI百科全书Grokipedia引争议:部分内容逐字照搬维基百科·网易新闻·(2025/10/28)·检索日期2025/10/29 ↩︎

  6. Grokipedia上线引发争议:人工智能百科全书的内容偏差与安全隐患·kodomo.fbb.msu.ru·(2025/10/28)·检索日期2025/10/29 ↩︎

  7. 马斯克挑战维基百科AI生成新网络百科Grokipedia上线| 风传媒综合報導·风传媒·(2025/10/28)·检索日期2025/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