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卷王“渴”了:隔壁水龙头干了,Meta真的不心疼吗?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最近,有消息爆料Meta数据中心“喜提”新称号——“邻里水龙头终结者”,因为AI跑得太“疯”,大厂们的数据中心成了“喝水怪兽”,直接把附近居民的水都给“吸”干了。这不禁让人思考:科技巨头在“卷”算力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思考下这“水深火热”的环境问题了?

最近科技圈又爆出个“大瓜”:Meta作为AI赛道的“老玩家”,在全球各地狂建数据中心,本以为是“高大上”的科技进步,结果却把自家“邻居”的烦恼指数拉满——家里的水龙头说干就干了!1 这事儿一出,大家伙儿都惊了:为了AI的“诗和远方”,我们连“眼前的苟且”——喝水都成了问题?这波操作,简直是“数字大厦”拔地而起,结果“地基”却在“旱”中挣扎啊!

AI“喝水怪兽”的秘密:数据中心不为人知的“口渴症”

话说回来,为啥这些数据中心会变成“喝水怪兽”呢?答案就一个字:

你想想,AI模型动辄上亿甚至上万亿的参数,每次训练、每次推理,那都是处理器在疯狂“脑力激荡”,发热量堪比一万个火炉同时启动。这些服务器为了不“罢工”,甚至不“自燃”,就得拼命散热。而最经济高效的散热方式,就是水冷。它们就像是给AI“大脑”降温的“巨型空调”,一刻都离不开水。

有多夸张?数据告诉你:

  • AI训练是“大胃王”:大名鼎鼎的GPT-3,光是训练期间就吞噬了近700吨水,相当于一个大型游泳池的水量!2 甚至,你每问ChatGPT 20到50个问题,它就要“喝掉”差不多500毫升的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2
  • 大厂都是“水桶腰”:Meta在2022年,仅仅用于数据中心冷却的水量,就高达260多万立方米。这什么概念?就是它一年“喝掉”的水,能把一个中型湖泊的水位都拉低一大截!2 难怪旁边的居民要“断水”了,简直是“吸水黑洞”啊!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I)越来越进步、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降温用水量逐年递增,引发业内针对AI水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关注。
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人民日报都盖章认证了,AI技术越进步,水耗问题就越突出。[^2]

水源危机:邻居水龙头干了,大厂的心就不会痛吗?

当科技巨头们在会议室里畅谈“AI改变世界”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注意到,数据中心隔壁的村子里,老大爷们正盯着干涸的水井唉声叹气。这不就是典型的“为了远方的星辰大海,却忽略了脚下的泥泞”吗?

  • 社区“水深火热”:数据中心往往选址在电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区,但这些地方往往也伴随着水资源紧张的风险。一旦“巨型空调”开足马力,周围社区的地下水水位蹭蹭下降,水资源分配的矛盾就瞬间**“爆炸”**。
  • 环保“压力山大”:AI的“水足迹”和“碳足迹”一样惊人,冷却系统甚至占据了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3 这不仅是水的问题,更是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我们总说AI要“向善”,结果它自己先成了“资源消耗大户”,这脸打得有点疼。

甚至,有些公司(比如NTT Data)的CEO还表示,他们对在炎热干燥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兴趣日益增加”4。听到这,我不禁想问一句:哥们,是嫌水资源危机不够“刺激”吗?还是觉得“物以稀为贵”,水越少越显得数据中心“高大上”?当然,他们也承认,行业在这些“节水”技术上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4。看来,这就像是开着一辆超级跑车,结果油箱却小得可怜,还时不时得找加油站。

治水良方:AI的“节水革命”路在何方?

面对AI这个“口渴”的科技新贵,我们不能只看着它“喝”得欢,而应该思考如何让它“喝”得更环保、更负责任。

  • 技术升级是“王道”:别总盯着传统的水冷了,液浸式冷却、蒸发冷却技术3、干式冷却这些“黑科技”都安排上!它们能大大减少水资源消耗,甚至在一些极端案例中实现“零水耗”冷却。但技术推广和成本投入,是摆在这些“大厂”面前的“硬骨头”。
  • 选址考量要“长远”:数据中心选址不能只看电价和土地,更要把水资源评估作为重要指标。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建,或者选择靠近水源循环利用条件好的地方,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 可持续发展不是“口号”:科技巨头们在追求算力高峰的同时,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投入研发更高效、更环保的AI技术,探索绿色数据中心的未来,这不仅仅是“做面子”,更是给人类的未来留“里子”。

AI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它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其背后的环境成本。希望有一天,AI不仅能帮我们解决各种难题,也能帮地球“解渴”,而不是反过来制造更多“水荒”。毕竟,科技再牛,也得有水喝不是?不然,AI再“智能”,也没法给我们“变”出一滴水来。

引用


  1. Meta Built a Data Center Next Door. The Neighbors’ Water Taps Went Dry. · The New York Times · (2024/05/14) · 检索日期2024/05/15 ↩︎

  2. AI衝擊環境碳排放有何轉機 (https://hkujcesgri.hku.hk/ai-and-its-environmental-consequences-can-we-turn-the-tide-on-carbon-emissions/) · 香港大學氣候變化經濟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 (2023/10/25) · 檢索日期2024/05/15 ↩︎ ↩︎ ↩︎

  3. AI时代数据中心能耗危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创新蒸发冷却技术带来 ...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227989) · Forwardpathway · (2024/03/01) · 检索日期2024/05/15 ↩︎ ↩︎

  4. 人工智慧會威脅水資源嗎?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07d29vdx7zo/trad) · BBC News 中文 · (2024/04/16) · 检索日期2024/05/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