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Meta又来“搞事情”了!小扎家的AI视频流Vibes悄悄上线,号称能让你一键生成、Remix短视频,人人都能当“导演”。这到底是“全民狂欢”的新风口,还是“信息洪流”的潘多拉魔盒呢?
短视频江湖,最近又炸锅了!不是哪个流量小生塌房,也不是哪个博主又整新活儿,而是——Meta,没错,就是那个小扎掌舵的Facebook、Instagram母公司,突然空投了一枚“AI深水炸弹”——Vibes。1
想当年,TikTok靠着魔性算法和“魔改”内容,把Meta逼得节节败退,小扎痛定思痛搞出Reels才勉强守住阵地。现在,他直接放大招了:Vibes,一个嵌在Meta AI应用里的AI视频流,彻底打破了短视频的“游戏规则”。你刷到的不再是别人辛苦拍摄剪辑的Vlog,而是AI“秒生”的各种奇葩大片:熊猫骑摩托,猫咪打篮球,甚至你都能“一键Remix”,把别人的脑洞变成自己的专属定制,然后——duang!——全网分发。这波操作,简直是把创作门槛按在地上摩擦,普通人也能“拍大片”的时代,真的来了?
Vibes是何方神圣?AI“刷-改-发”闭环,直接焊死!
说白了,Vibes不是一个简单的“AI视频生成器”,它是个“内容入口”,把“浏览、创作、分享”这三件事儿,直接给你焊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顺滑无比的闭环。
在Meta的官方解读里,Vibes就是一个**“AI视频流”**。2 你可以:
- 刷到各种AI生成的视频:天马行空,啥都有。
- “动手”Remix:看上哪个视频,加个音乐,换个滤镜,甚至替换画面元素,瞬间变成你的“作品”。
- 一键分享:做好了,想发Vibes信息流就发,想私信朋友就私信,甚至直接同步到Instagram和Facebook的Reels和Stories,简直不要太方便!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在Instagram上刷到了一条Vibes视频,还能直接跳回Meta AI应用继续Remix。这哪是工具,这分明是想把AI视频变成一种“日常内容循环”,把用户牢牢圈在自己的“流量池”里。
小扎的“野心”:AI时代,Meta必须“C位出道”!
你以为小扎只是想让你玩玩AI视频?图样图森破!这背后,藏着Meta在AI时代抢占“主动权”的巨大野心。
过去几年,短视频的战场硝烟弥漫。TikTok凭借算法优势一路狂飙,YouTube的Shorts也紧追不舍,Meta的Instagram Reels虽然在努力,但总感觉差点意思。小扎深知,如果不能在AI这个“新赛道”上拔得头筹,他家的社交帝国可能真的要“凉凉”了。
正如扎克伯格自己所说:
“我们会看到更多AI生成内容进入社交平台,内容不再只是朋友、红人在我们的feed中出现,下一阶段的自然形态,是「由你创作」的内容占据主导。”
瞧,这“野心”可不是一般的大!Meta在AI技术上一直没闲着,旗下的MovieGen模型,就能生成逼真的视频片段、同步音频,还能在已有视频里做各种“魔改”。1 这不,Vibes所需的“黑科技”,Meta早就偷偷点亮了。
把Vibes设计成“刷+改+发”的闭环,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AI工具,Meta打的是一副“组合拳”:
- 降低创作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玩转AI视频,一旦习惯,就离不开了。
- 强大分发网络:Instagram、Facebook两大社交巨头,流量分发根本不用愁,直接在自家“客厅”完成流量闭环。
这哪里是一张牌,这简直是Meta在AI时代下的一张“王炸”!
当“人人都能拍大片”,版权、真伪,这些“雷”怎么排?
Vibes把创作门槛“压”到最低,确实让“全民拍大片”成了可能。以前拍个短视频得琢磨脚本、拍摄、剪辑,现在呢?几个提示词,点一下Remix,别人的灵感瞬间“变身”你的作品,再一键发出去。这速度,简直是“火箭式创作”!
然而,当“Remix”成为常态,一些“灵魂拷问”也随之而来:
- 版权归属:你Remix的视频,到底算谁的?是原作者的,还是Remixer的,还是AI的?
- 肖像权与知识产权:如果AI生成的内容“撞脸”名人,或者“复刻”了某个知名IP,这账又该怎么算?
- 真伪难辨:当AI生成内容和真实拍摄的视频混杂在一起,我们还能分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魔法”吗?
此前,电商平台曾因推出疑似“AI拟脸”模板,引发创作者强烈反弹,最终不得不紧急下架。1 这类事件,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创意狂欢”背后,是“伦理挑战”的暗流涌动。
学界也对这种趋势忧心忡忡。《Science》等期刊的研究就指出,当算法推荐与生成式内容结合,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对平台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 想象一下,一个AI生成的谣言视频,被无数人Remix并转发,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Vibes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既能点燃创作激情,也把Meta推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机遇与风险,狂欢与混乱,将同时涌现。
下一步:从手机屏幕到“赛博朋克”眼镜,Meta的“终极形态”?
别以为Vibes只是个手机App里的功能,那你就小看小扎了!Meta AI应用,还是管理Ray-Ban Meta智能眼镜和调用助手的“中枢大脑”。1 这意味着,Vibes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玩具”,而是Meta未来生态版图里的一块重要拼图。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戴着那副看起来酷炫狂拽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走在街上,看到一处美景,脑子一转,轻声对AI助手说:“帮我拍个赛博朋克风格的短片!” 镜头捕捉下的画面,立刻通过Vibes被AI“魔法加工”,瞬间变成一段特效拉满的视频,然后还能无缝同步到Instagram Reels。
这可就不是简单的“刷别人做的”了,这是直接把生成式AI拉进了你的现实日常,让“眼之所见,即刻生成”成为可能。
“智能眼镜会成为未来最自然的计算平台,而AI将是它的核心。” —— 马克·扎克伯格1
小扎这番话,已经把Meta的“终极形态”描绘得清清楚楚:以智能眼镜为载体,AI为核心,构建一个全新的“现实增强”生态。Vibes,就是这个生态中“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的关键节点。
当然,前方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不少“坑”等着Meta去填。版权、真伪、伦理,这些问题在AI视频时代只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社交媒体平台在错误信息治理上本来就压力山大,AI视频的加入,无疑是“雪上加霜”。
Vibes是Meta在AI时代的一次**“大胆试水”**,它可能开启一个全新的内容循环,也可能把平台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无论如何,这一步已经让我们窥见:短视频之后,AI视频或许正成为下一个全民入口。
从“刷别人”到“改成自己的”,从手机到智能眼镜,Meta正在推动一场新的内容革命。它让创作更容易,传播更迅速,同时也把版权、真伪和治理的难题推到前台。这是一场全民狂欢,也是一场全民考验。Vibes只是起点,真正的变化,才刚刚开始。
引用
-
小扎新AI,凉得彻底?·新智元·新智元(2025/10/22)·检索日期2025/10/22 ↩︎ ↩︎ ↩︎ ↩︎ ↩︎ ↩︎
-
Meta正式推出名为Vibes的AI视频创作平台·证券时报(未知日期)·检索日期2025/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