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大众汽车巨资押宝AI,豪掷10亿欧元力图翻盘,想在2035年“赚”回40亿!老牌车企玩起“智能”,看来是真的急了,誓要在电动车和智能化浪潮里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大众又放大招了!这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车发布,而是直接10亿欧元砸向AI1!听到这个数字,不少人可能要感叹一句:“钞能力”玩家又出山了!这笔巨额投资,可不是光为了“炫技”,大众集团的“小算盘”打得精明着呢——他们预计,到2035年,这笔AI投资将为公司创造高达40亿欧元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效益1。这波操作,简直是“一本万利”的节奏啊!
消息发布于慕尼黑国际车展,这个欧洲最大的车展今年格外“热闹”。面对全球,特别是来自中国电动车企的“围剿式”竞争,欧洲老牌车企们集体进入了“备战模式”,纷纷亮出电动化和智能化底牌。大众集团首席信息官Hauke Stars直言:
“对我们而言,人工智能是提升速度、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贯穿整个价值链,从研发到生产。”1
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时不我待,再不拼就晚了”的紧迫感。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老巨头急了”嘛!
狼堡“回血”大作战:10亿欧元砸向AI,这钱花在哪儿?
这10亿欧元可不是随便“撒胡椒面”,大众的规划非常明确,主要聚焦三大“吸金”领域:
- AI支持的汽车研发: 想象一下,AI化身“最强大脑”,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以光速开发新车型、新功能。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测试和优化,现在可能通过AI模拟和学习大大缩短。这简直就是“开挂式”的开发效率,新车更新迭代的速度,估计能让友商们直呼“内行”!
- 工业应用: 说白了就是让工厂变得更“聪明”。AI将渗透到生产线的每个环节,从零部件的智能质检,到生产流程的自动优化,再到供应链管理的精准预测。AI就像一个全天候的“超级打工人”,不仅不知疲倦,还能把效率拉满,帮你省下真金白银。
- 高性能IT基础设施扩建: 搞AI,特别是未来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产生的天文数字般的数据,没有强大的“底座”可不行。这笔钱就是用来扩建“数据高速公路”和“算力粮仓”,确保AI这台“巨型机器”能顺畅运转,不卡顿、不掉链子。
这些举措都指向一个目标:在大众集团的“刮骨疗伤”变革中,“回血”并重塑竞争力2。毕竟,此前大众为了转型,可是经历了裁员、关厂,甚至软件部门CARIAD也一度“难产”的阵痛2。这笔AI投资,更像是给这艘“巨轮”打上一剂强心针,希望能让它在智能电动化的“狂风巨浪”中,重新掌舵,乘风破浪。
中国市场“内卷”太狠?大众牵手“中国队”放大招!
要说大众为什么这么“拼”,中国市场绝对是绕不开的痛点。曾几何时,中国是大众最大的“现金奶牛”,然而近几年,这个“奶牛”却有点“不给力”了,甚至成了拖累全球销量的“后腿”2。大众汽车CEO奥利弗·布鲁姆那句“不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2,道尽了老牌巨头在华的无奈和压力。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内卷之王”们,大众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靠自己“闭门造车”玩不转了,必须“接地气”,跟“中国队”做朋友! 于是,一系列重量级联姻接踵而至:
- CARIAD + 地平线 = 酷睿程 (CARIZON): 大众的软件“亲儿子”CARIAD,与中国本土智驾芯片及解决方案的头部玩家地平线强强联合。目标是2025、2026年,为大众在华的纯电动车型带来L2+甚至L2++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3。这简直是把“智能驾驶”的灵魂交给了中国伙伴,诚意满满!
- 大众 + 小鹏汽车 = 全新CEA架构: 不仅仅是合作,更是深入骨髓的技术共享!大众将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新的CEA电子电气架构,这套架构将从2026年开始应用于大众在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3。这意味着大众要用小鹏的“技术底座”来支撑自己的电动车,传统豪门“学徒式”的姿态,足以说明中国力量的崛起。
- 大众 + 大疆车载: 谁说只有电动车才智能?大众玩起了“油电双智”3!上汽大众的途观L Pro、帕萨特,以及一汽-大众的全新一代迈腾这些燃油车,都将搭载大疆车载提供的智能驾驶系统3。这套IQ.Pilot系统,不仅能实现L2+辅助驾驶,还能“预判你的预判”,智能应对中国复杂的路况。看来,大众是想把“智能”这块蛋糕,吃得一个不剩。
正如布鲁姆所说:“竞争对我来说是积极的,就像体育比赛:对手越强,自己就必须更好。”1 这次豪赌AI,牵手“中国队”,无疑是大众在华这场“反击战”中,亮出的最大一张牌。
“德系三强”谁能跑赢智能赛道?车圈“三国杀”正式开打!
当然,卷的不是只有大众一家。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BBA(奔驰、宝马、奥迪)这“德系三强”也都是卯足了劲儿,各自施展“杀手锏”:
- 奥迪:多面下注的“聪明人”。一边跟华为“牵手”,新一代国产奥迪A5甚至首搭华为智驾3,未来Q6 e-tron也可能用。另一边,上汽奥迪则和Momenta、上汽星云平台“联姻”3,玩起了平台化合作。看来,奥迪是懂得“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多条腿走路,谁赢跟谁走。
- 奔驰:低调猛冲的“技术流”。在上海建立了重点加速智能化研发的中心,L2+导航辅助驾驶功能12个月就实现了从启动到落地3。更牛X的是,奔驰还是首个获批在北京开展L4级城市和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的国际车企3!技术自研(MB.OS系统)、对外合作(Momenta、腾讯云、火山引擎)两手抓,这波操作有点“闷声发大财”的意思。
- 宝马:朋友圈最大的“社交达人”。看看它的中国“朋友圈”:腾讯、阿里、百度、四维图新,甚至连中国联通都没落下3。四个研发中心分工明确,从电动出行到软件开发,全方位覆盖。尤其是与百度的AI平台和量子计算合作,简直是把科技巨头们的“大腿”抱了个遍,玩得就是**“广撒网,重点捕鱼”**的策略。
传统豪门们都意识到,过去的“护城河”在智能化浪潮面前已经不再是“躺赢”的保障。这笔AI投资,不是终点,而是一张入场券。大众试图通过AI技术,不再当“追赶者”,而是要重新回到“引领者”的地位。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底特律”2。
未来十年,汽车行业的“三国杀”将围绕“智能”展开。谁能真正把AI玩明白,谁能把技术和本土需求结合得最好,谁才有可能在这场巨变中笑到最后。大众这10亿欧元砸下去,到底能“炸”出多大的水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