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炼金术:斯德哥尔摩的算法低语,如何让硅谷巨擘们侧耳倾听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瑞典初创公司Lovable以其“氛围编程”概念和18亿美元的估值,在A轮融资中募得2亿美元,不仅成为北欧科技界的新宠,更预示着软件开发正从专业技能走向大众创意,挑战着传统科技巨头的市场边界与资本逻辑。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风总是带着一股冷静而创新的气息,但要在此地孵化一家能让硅谷巨擘“慌了手脚”的科技独角兽,其难度不亚于在北极圈种植棕榈树。毕竟,欧洲科技的逆袭之路,常被戏称为一场“困难模式”的游戏——君不见Spotify在流媒体巨头环伺下苦捱,Skype最终也落入微软囊中。然而,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洪流中,一股来自斯德哥尔摩的“低语”正悄然演化成震耳欲聋的商业宣言。

这股“低语”的源头,名为Lovable,一家以“氛围编程”(vibe coding)为宗旨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东·奥西卡(Anton Osika)笑称在欧洲创业是“困难模式”,但仅两年光景,他便带领公司完成了瑞典史上最大规模的A轮融资,募得2亿美元,公司估值一跃达到令人咋舌的18亿美元1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编程,而是运用自然语言提示,指示人工智能工具生成、优化和调试代码,其核心意图是“让任何人都能参与数字产品的构建”。此等“代码炼金术”般的承诺,无疑触及了软件开发领域最深层的神经。

这笔巨额融资绝非偶然,它发生在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编程初创公司兴趣愈发浓厚的背景之下。早些时候,谷歌以24亿美元的代价从OpenAI手中“截胡”了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的核心高管,其剩余部分则被Cognition收入囊中,这无疑是对AI辅助编程市场潜力投下的重磅信任票。Lovable及其美国同行Replit、StackBlitz都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它们的共同策略是瞄准一个远超传统程序员群体的庞大用户池——那些不具备编程能力,却渴望将创意付诸实践的普罗大众。通过大语言模型的赋能,简单的文字指令便能在几分钟内转化为功能齐全的网站和应用程序,这无疑是在为数字世界的“创世记”降低门槛,拓宽参与者边界。

资本逐鹿与市场重塑

资金的涌入本身就是一种投票。Lovable不仅获得了顶级风投Accel的领投,更有20VC、byFounders、Creandum、Hummingbird和Visionaries Club等早期支持者的持续加码。更引人注目的是,Klarna联合创始人塞巴斯蒂安·西米亚科夫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Revolut的尼克·斯托伦斯基(Nik Storonsky)、Supercell首席执行官伊尔卡·帕纳宁(Ilkka Paananen)以及Datadog的奥利维尔·波梅尔(Olivier Pomel)等一众欧洲科技界亿万富豪的个人风险基金也参与其中。这种“集体押注”不仅是对Lovable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整个“人工智能构建者”赛道前景的坚定信念。Accel合伙人本·弗莱彻(Ben Fletcher)的评价直击要害:“Lovable面向的是占人群99%、过去从未拥有过构建数字产品能力的普通人。”1 这背后是市场规模的指数级扩张价值创造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当然,新生的事物总伴随着成长的烦恼。新闻媒体Semafor曾指出Lovable人工智能创建的应用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数据暴露。尽管Lovable否认其AI应对数据泄露负责,但已迅速加强安全检查,奥西卡表示:“我们需要达到的安全程度就是:用户只要不一意孤行、完全无视Lovable的提示,就不可能创建出不安全的东西。”这番表态既是承诺,也微妙地将一部分责任归结于“用户一意孤行”,体现了新技术的复杂性和责任边界的模糊性,监管者无疑将对此类议题投以日益审慎的目光。

欧洲雄心与全球竞赛

长久以来,硅谷以其无与伦比的资本密度、人才聚集效应以及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占据着无可争议的制高点。欧洲,虽不乏深厚的技术积累,却常被诟病于其“抱负”相对保守,难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巨擘。奥西卡对此却有着独特的洞见:“整体而言,欧洲人的抱负远不如美国人那么强,但如果我们能点燃这股冲劲,就能释放出更多原始动力,进而打造出一家划时代的公司。”1 Lovable的快速崛起,部分得益于斯德哥尔摩成熟的科技生态,包括Klarna、Spotify等早期独角兽培育出的充足人才,以及Sana、Legora等一批新晋AI初创公司形成的创新集群。这表明,在AI时代的全球技术版图中,并非只有硅谷才能成为“初创企业的聚集地”。

Lovable的成功融资不仅打破了瑞典A轮融资的纪录,更在融资规模上一举超越了其主要美国竞争对手,例如Replit在2023年筹集了9700万美元,StackBlitz据报在今年1月就7亿美元估值进行了8000万美元的谈判。1 这场跨越大西洋的AI“军备竞赛”远未结束,但瑞典的这匹“黑马”无疑为欧洲科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向全球市场发出了清晰的信号:人工智能带来的价值创造,将超越地理边界,重塑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当“氛围编程”让代码像呼吸一样自然流淌,未来的数字世界将由更广泛的群体共同塑造,而那些曾让巨头们引以为傲的“护城河”,或许正被无声无息地重新定义。

引用


  1. 18亿美元,瑞典AI独角兽让OpenAI、Meta慌了·36氪·Iain Martin (2025/7/17)·检索日期2025/7/2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