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咖啡师都来了?当电动车学会点单,你离赛博朋克还远吗?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当AI遇上汽车,它不仅能帮你智能驾驶,还能给你当专属咖啡师!WAIC 2025现场火爆出圈,AI教父都来了,人形机器人不再“站桩”,各大车企“卷”出新高度,这波具身智能是真的要“杀疯了”。

“现场太沸腾了!”这可不是夸张,上周末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直接把“科技庙会”的定义拉到了新高度。门票被炒到2000元以上,堪比演唱会VIP,那蜿蜒的长队和如潮的人群,一眼望去就知道:AI这股“狂热”劲儿,已经从实验室的大佬们,烧到了寻常百姓的茶余饭后。

这波操作,直接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工智能的大时代,真的、真的来了!曾经大模型的军备竞赛还停留在“看我能变出什么花样”的技术演示,现在呢?已经“落地”到你可能想象不到的场景里了。这技术普惠的大江大河,向前奔流,谁也阻挡不了,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车内“点餐王”:当你的电动车学会了“巴适得很”

想象一下,你坐在车里,突然想喝杯咖啡,不用掏手机,不用找App,更不用喊“喂,小爱同学”然后听半天废话,直接开口:“来杯冰美式,加奶,不加糖。”然后,一杯热腾腾或者冰爽爽的咖啡就送到你面前,谁送的?不是外卖小哥,而是一个AI机器人!这画面,是不是有点赛博朋克内味儿了?

这可不是科幻片,这是WAIC 2025斑马智行展台的王炸操作!小朋友都惊呆了,好奇地问:“电动车也能点咖啡呀?”没错,搭载了元神AI的智己汽车,让你坐在车里就能完成从点单、选口味、支付的全套流程,而且全程靠自然对话,那流畅度,丝毫不输咖啡店里手机操作的丝滑。最后,更骚的是,元神AI机器人还会亲自把咖啡递到你手里,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动口不动手”的智能服务。

这背后可不是什么魔法,而是端侧多模态大模型的功劳。斑马智行发布了基于高通8397平台的解决方案,据说能实现智能座舱90%的“感知-决策-执行”服务闭环。简单说,就是汽车自己就能“看懂”、“想明白”、“动手干”,基本就是个车载AI Agent了。

车企“卷”AI:不止咖啡,更是星辰大海

如果说点咖啡只是个小甜点,那各大车企在AI领域的“卷”度,简直是杀疯了的节奏。

  • 吉利汽车集团:人家直接搬出了极氪9X、领克10EM-P等一堆新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AI智能可穿戴设备等AI技术“全家桶”。重点中的重点是,吉利银河M9行业首发了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搭载了阶跃星辰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

    阶跃星辰在大会上还发布了第三代基础大模型Step 3,据他们说,这玩意儿在国产芯片上的推理效率,最高能达到DeepSeek-R1的三倍左右。这波操作,简直是给国产AI芯片打了一剂强心针

    吉利还和千里科技、阶跃星辰一起,发布了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这意味着大模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云端跑进你的车里。

  • 商汤绝影:这家伙直接展示了行业首个已量产且可交互的**“绝影开悟”世界模型**。这“世界模型”是个啥?简单理解,它能自己生成模拟真实世界的驾驶数据,而且量大管饱。商汤绝影用它生产了超过100万个“clips”的生成式数据,涵盖了50多种天气、200类交通标牌、300类道路连接场景。

    你敢信?一块A100的GPU,每天生成的数据,相当于10辆真实车或者100辆路测车的数据采集能力,比得上500辆量产车。这简直是数据界的“印钞机”,难怪商汤绝影20%的数据都是靠它“印”出来的。

  • 特斯拉:连续两年缺席上海车展的特斯拉,这次WAIC可算是给足了面子。Cybertruck、人形机器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V4超充桩,一股脑儿都拉来了。甚至还视频展示了他们的新近上线的Robotaxi业务

    特斯拉展台那真是顶流般存在,观众挤都挤不上去。不过嘛,和去年一样,那个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依然是“站桩式”展出,没能现场动起来,让不少观众直呼“遗憾,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

人形机器人:从“摆拍”到“打工人”的华丽转身

说到人形机器人,那真是WAIC的YYDS。还记得去年的“AI十八罗汉”吗?那排排站的架势,更多是“炫技”和“摆拍”。今年可不一样了,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动起来”,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花瓶”直接升级成了“打工人”!

宇树科技的站台上,人形机器人上演了拳击竞赛,那灵活的智能关节和精准的平衡算法,简直能模仿李小龙的拳击招式和回旋踢。围观群众都惊呆了,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无疑宣告着,人形机器人正在从“概念机”向“成熟量产”的关键一跃,不再是只存在于PPT里的**“未来战士”**了。

“具身智能”这个词,这两年可太火了。它指的是让AI拥有一个“身体”,能感知世界,也能与世界互动。从核心技术、到关键零部件、再到具身智能整机,一张充满活力的AI创新网络正在逐渐清晰,这简直是**「卷」出了新高度,也「卷」出了真本事**。

科技与科幻:当无人驾驶卡车“流浪地球”

除了那些赚足眼球的咖啡车和人形机器人,还有些默默耕耘的“老朋友”也带来了惊喜。西井科技,WAIC的常客了,这次带来了全球首发的Q-Tractor P40 Plus升级版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以及全球首发的Hymala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

你可能不知道,西井科技的Q-Truck,早在四年前就吸引了《流浪地球2》剧组的目光,成为了影片中唯一参演的无人驾驶卡车。

当时我们就在想,这科技与科幻的壁垒,是不是越来越薄了?现在好了,西井科技的智能重卡“双子星”——Q-Truck和E-Truck,再次进驻《流浪地球3》片场,新片计划定档2027年春节。看来,“流浪地球”是真的“流浪”起来了,而且还是无人驾驶的!

上海“钞能力”加持:AI生态的“星辰大海”

这场盛会,除了技术和产品本身,我们还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幕后推手”**:政策与资本的强大支持。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透露,上海市通过大基金和母基金对人工智能领域大力扶持,一共组建了925个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这925亿是咋花的呢?简单来说:

  • 600亿元国家大基金:专门投资上海地区的优秀AI公司,这简直是**“国家队”亲自下场送温暖**。
  • 225亿元母基金:这部分是用来**“撬动”民营资本**的,让更多社会资金投入AI领域,共同把蛋糕做大。
  • 100亿元生态基金:这笔钱是为WAIC和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等高级别会议服务的,目的就是推动上海AI生态建设,把“朋友圈”搞得更大更强

一场盛会下来,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价值,看到了AI赛道投融资的火爆,更看到具身智能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这不再是少数极客的狂欢,而是技术普惠的浪潮,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甚至,能给你点一杯咖啡。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