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具身智能正将机器人产业从概念神坛拉入商业现实,巨额资本正涌入这一转型中的“现金牛”赛道。通过大模型赋能,机器人实现认知飞跃,开启了“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商业转化”的盈利闭环,预示着万亿级市场规模的重塑与全球财富格局的洗牌。
曾几何时,“机器人”一词在人类的想象中,或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重复着枯燥的动作,或是在科幻电影里扮演着毁灭世界的角色。然而,如果说2025年被一些观察家誉为“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或“机器人现金牛元年”,那么这些曾经的钢铁奴仆们,显然正在学习一项全新的技能——如何让资本的齿轮加速转动。中国具身智能赛道在上半年吸引了高达110.37亿元的投资,这一数字不仅超过去年全年总量,更预示着一个产业逻辑的根本性转变:机器人,正在从“科幻概念”走向“规模化商业价值兑现”的康庄大道。
机器的“人性”与资本的嗅觉
这场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一个优雅而高效的商业闭环正在加速成型——“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商业转化”。这种循环的基石,是对机器人内在“人性”的深层唤醒。自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于1920年创造出“robota”一词以来,机器人便一直是人类想象的延伸。但如今,得益于Transformer架构等大模型的跨越式发展,机器人首次被赋予了真正的“人味”。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机械臂,而是开始接近“思考者”:自然语言理解准确率高达92.3%,几乎与人类无异。
传统工业机器人固守其预设程序,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显得笨拙而僵硬。然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具身智能系统,凭借千亿级参数规模的神经网络,已能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融合语言、视觉与动作信号,实现对环境的类人理解,包括语境识别、交互对象关系解析乃至情感状态感知。这标志着机器人从僵硬的“程序驱动”转向灵活的“认知驱动”。
当然,这种“人性”的觉醒并非空中楼阁,其根基在于高质量、大规模数据集的支撑。如同人类通过经验累积认知,机器人需要海量、精细的数据来构建其世界模型。从日常琐碎到工业生产,每一份数据都成为滋养其智慧的养料。有趣的是,这亦催生了一个庞大的新产业——数据标注。据思策智库观察,从科技巨头到传统行业,甚至专注于外包服务的公司,都在争相涌入这一领域。可以说,中国的“数据红利”正在成为全球机器人智能化迭代的加速器,它不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智慧的源泉,为后续的商业转化铺平道路。
数据淘金与模型的“自省”
一旦机器人学会了理解世界,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让它们学会“思考”与“成长”。传统机器人每习得一项新技能,都需工程师耗费心血,编写代码,调整算法,如同为每个新任务打造一把定制的钥匙。而今,在大模型加持下,机器人能够基于过往经验,迅速理解新任务,并在其“技能库”中自主组合、优化出解决方案,甚至实现自我纠错与学习。当行为偏离目标,它们能迅速回溯分析,自主调整策略,确保任务“航向正确”。这无疑是向真正的通用智能迈出的关键一步。
这种“自省”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模型的透明化与开源性。透明模型如同开放的蓝图,让开发者洞悉其内部机理;开源模型则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推动技术迭代。英伟达近期展示的GR00T大模型,其训练数据大部分来自AgiBot World并已登录开源平台,正是这种普惠精神的体现1。与此同时,将部分关键计算能力下沉至机器人本地设备的“端侧大模型”,则进一步解除了对云端算力的过度依赖,赋予机器人在无网络甚至断网环境下实时决策的能力,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场景的边界。
万亿赌局上的东方庄家
当机器学会思考,当技术开始真正落地,资本的嗅觉便如鲨鱼般灵敏。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重塑万亿级产业格局的商业革命。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报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这个数字几乎是2024年全球前20大汽车OEM总收入的两倍2。更值得深思的是,后者在未来25年可能面临萎缩。这无疑是一场新旧产业交替的权力游戏。高盛的预测则更为聚焦,认为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140万台,市场规模约380亿美元3。
在这场万亿级的“牌局”上,中国无疑是最积极且具战略眼光的参与者之一。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Marina Bill曾指出,中国不仅将保持**5%-10%**的年均增长速度,更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率先形成集群效应4。从工业制造到日常服务,中国市场正在见证具身智能产业化的拐点。英伟达与中国厂商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傅利叶、小鹏汽车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以及DeepSeek等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都在印证着中国在这一新兴领域“百花齐放”的活力5。
回顾历史,工业时代的巨头们曾是全球经济的“庄家”。在数字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而在即将到来的具身智能时代,谁能持续更新和迭代“世界模型”,谁就能在机器人商业世界里稳坐“庄家”之位。这场围绕机器“灵魂”与金钱脉搏的深度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引用
-
机构: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 证券时报 · (2025/3/13)· 检索日期2025/8/4 ↩︎
-
[PDF] 大模型+具身智能打开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期成长空间 · 未知出版物 · 未知作者(2025/1/12)· 检索日期2025/8/4 ↩︎
-
新兴产业两会新观察丨智能“进化”:机器人产业蓄势待发 · 新华网 · 未知作者(2025/3/9)· 检索日期2025/8/4 ↩︎
-
规模化应用提速: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 新华网 · 未知作者(2025/3/30)· 检索日期2025/8/4 ↩︎
-
新兴产业两会新观察|智能“进化”:机器人产业蓄势待发-新华网 · 新华网 · 未知作者(2025/3/10)· 检索日期202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