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从枯燥任务“代劳者”到工作流“重塑者”的静默革命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大模型承担枯燥任务仅是AI重塑工作流程的序章,其深层影响在于通过AI Agent重新定义企业组织模式与人类劳动的价值。未来,AI将加速走向基础设施化,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机协作的边界与信任基石,迎接一个由智能体驱动的“目标导向”工作新范式。

当“把我们不想干的枯燥工作交给大模型”成为全球打工人的共同期待时,这远非简单的任务外包,而是AI对人类劳动本质、企业组织模式乃至社会分工进行深刻而静默的底层重塑的开端。从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谈及AI处理遗留代码库的“枯燥”迁移,到斯坦福大学研究揭示一线工作者渴望AI接管预约、数据转换等重复性强、判断度低的任务,这种直观需求背后,正酝酿着一场由“AI Agent”概念驱动的、超出我们想象的宏大变革。12

AI Agent:从执行者到工作流的核心引擎

传统观念中,我们倾向于将AI视为一个高效的工具,处理那些我们不愿或不擅长的标准化、重复性任务。例如,销售团队不愿做的电话销售,AI能孜孜不倦地拨打,大幅提升转化率,甚至导致部门裁员四分之一。图书行业的美编,过去数天才能完成的封面草图,现在通过AI工作流能瞬间生成多种风格。这些案例清晰地表明,AI的介入不仅提升了效率,更直接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流程,并导致组织结构的调整1

然而,这种改变的深层动力并非仅仅是“让AI干脏活累活”,而是由具备自主理解、规划、记忆和工具使用能力的AI Agent驱动。AI Agent被誉为“大模型下一场战事”、“最后的杀手产品”,它将颠覆传统的软件范式。过去软件是“面向过程”的,用户需要按指令一步步操作;而AI Agent则是“面向目标”的,用户只需告诉Agent想要达成的结果,Agent便能自主分解任务、调用工具并执行,使得原本有限范围的任务能够被无限域地解决。比尔·盖茨预言,未来五年内,每个用户都将拥有一个专属AI Agent,取代多款应用程序。34

目前,大多数Agent仍处于自动驾驶L1-L2阶段,但其潜力巨大。一旦Agent发展至L5阶段,我们或可将复杂的跨任务工作(如文档撰写、资料查找、PPT制作、机票购买)交给Agent,一觉醒来便能查收成果。事实上,在AI音乐人、AI网红等领域,这一目标已部分实现,AI甚至能够以假乱真,直接参与内容生产和商业变现,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1

信任鸿沟与人类价值的再定义

尽管AI在处理枯燥、重复性任务方面展现出惊人能力,但它并非万能,也引发了新的挑战。斯坦福大学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的“投资错配”现象:技术与市场的主流开发重心,往往忽略了劳动者最想被解放的部分,即那些低价值、高重复的琐碎任务。同时,劳动者明确表示不希望AI接手那些涉及判断、关系建立以及需要“人情味”的任务,例如需要精准备语气的文字撰写、团队教学或充满情绪同理心的客户咨询。这不仅仅是技术可行性的问题,更是人类对“工作的价值”与“人性参与感”的深层理解2

更深层次的障碍在于对AI的信任。调查显示,高达45%的劳工对AI系统的能力和准确性缺乏信任,这远高于对失业的担忧(23%)。这意味着,即使技术上可行,如果AI的决策过程不透明,其运作依据和潜在风险无法解释,它便不再是可靠的助理,而更像一个难以理解的“黑箱主管”。这种信任鸿沟,提醒企业在部署AI时,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任务再设计,而非简单地裁减人力。2

这引出了一个哲学思辨:当AI接管了大量重复劳动后,人类工作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是更专注于策略、创新、人际协作,还是情感交流与同理心?AI的普及,正在强迫我们重新定义“有意义的工作”。我们终极目标并非让AI取代人,而是解放人类时间,投入更有价值、更具创造性和更能体现人性的活动

组织模式的静默变革与未来图景

正如工业机器人最初从搬运冰箱等高强度、重复性工序开始替换人类一样,大模型正悄然“进村”,从企业内部最“枯燥”的工作流程入手。许多公司正通过小团队秘密探索,先梳理公司工作流程,识别可用大模型替代的环节,一旦AI深度融入,它将不可逆转地改变整个工作流程和组织模式1

从“一人AI公司”的愿景,到Anthropic和OpenAI的调研数据——全球36%的职业岗位员工已将AI用于至少四分之一的日常任务,80%的美国职场人至少10%的任务受到AI影响——都预示着一场深远的变革。尤其是图像、音频、视频相关的工作,将是受AI影响最快的领域。1

未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人力规模,而更多地取决于如何高效地融合人类智能与AI智能体,构建“人机共生”的新型组织。这将催生出新的职业岗位(如AI训练师、Agent设计者),淘汰旧有岗位,并对现有岗位提出更高层次的技能要求,比如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解决、创造力以及跨文化协作能力。我们正在从“以人为中心”的软件时代迈向“以Agent为中心”的新纪元,AI将成为社会和经济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无处不在,却又如同空气般不被察觉。

这场由大模型驱动的静默革命,将以比工业革命更快的速度,重塑我们的工作方式、商业模式乃至于社会结构。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在于技术本身的迭代与应用,更在于如何跨越信任鸿沟,如何在效率与人性的天平上找到平衡,以及如何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共生”未来。

引用


  1. 把枯燥的工作先扔给大模型? · 20社 · 王晓玲(2025/8/14)· 检索日期2024/7/24 ↩︎ ↩︎ ↩︎ ↩︎ ↩︎

  2. 用HAS 重新理解AI Agent 的工作重塑:從害怕被取代 · Vocus · 郑智维(未知日期)· 检索日期2024/7/24 ↩︎ ↩︎ ↩︎

  3. AI Agent,为什么是AIGC最后的杀手锏? · TISI智库 · 未知作者(2023/11/20)· 检索日期2024/7/24 ↩︎

  4. AI agents will totally change how we use computers · GatesNotes · Bill Gates(2023/10/25)· 检索日期2024/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