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治理的范式漂移:从“安全”到“繁荣”的深层博弈与风险累积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西方国家在AI治理叙事上正经历从侧重“技术安全”(Safety)到强调“国家安全与经济繁荣”(Security/Prosperity)的重大范式转变。这一转变由地缘政治竞争、行业利益驱动和技术成功叙事等多重因素促成,却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制造治理真空,使人类面临日益增长的AI滥用与失控风险,削弱多边合作,并加剧全球“智能鸿沟”的挑战。

全球人工智能(AI)治理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漂移。曾几何时,国际社会对AI发展的忧虑主要聚焦于其潜在的“技术安全”(AI Safety)风险,如算法偏见、系统故障、以及对社会伦理的冲击。然而,最新的国际政策动态,尤其是七国集团(G7)的官方立场,正显现出一种显著的转向:从警惕AI可能带来的危害,转向几乎完全聚焦于其经济效益、国家竞争力及地缘战略优势。这一“从Safety到Security”的叙事重构,不仅预示着AI治理理念的深刻变化,也对全球协作应对AI风险的能力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政策转向:从“安全”到“繁荣”的叙事重构

在近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举行的G7峰会上发布的《人工智能促进繁荣声明》中,“安全”一词的缺席令人警醒1。这份声明与此前强调风险考量的国际共识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西方民主国家AI政策的一次“广泛重新调整”。这种转变并非孤例,而是多边框架下普遍出现的风险观念降级趋势。例如,在2023年英国AI安全峰会和2024年首尔AI峰会之后,2025年巴黎召开的AI行动峰会却将重点转向AI释放的经济机遇,甚至有专家戏称其为“巴黎AI反安全峰会”1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国际AI安全研究所(AISI)网络的名称变更——英国AISI从“AI Safety Institute”更名为“AI Security Institute”,美国AISI亦更名为“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CAISI)”1。这种“Safety”到“Security”的语义转换,远非简单的品牌重塑,而是风险认知核心的根本性迁移:从关注AI的_技术隐患_和_伦理风险_,转向侧重其可能带来的_国家安全威胁_和_战略机遇_。例如,慕尼黑安全会议上,AI选举协议的自愿承诺在2024年底到期后,2025年会议的主题已转向AI带来的机遇以及欧洲对监管可能导致其落后的担忧1。同样,北约修订后的AI战略中,对风险的容忍度也明显提高,强调“赢得技术采用竞赛”的重要性1

在立法层面,这种淡化安全的趋势也显而易见。美国国会曾探讨联邦AI立法,但在2025年却考虑禁止大多数州的AI法律,而没有联邦法律取而代之。欧盟委员会撤回了AI责任指令,瑞典首相呼吁暂停推出《欧盟AI法案》,而英国则推迟立法,转而发布《AI机遇行动计划》1。这些迹象表明,尽管AI风险缓解政策并未完全消失,但它们正日益成为例外,而非常态。

驱动力解析:四重引擎下的现实抉择

这种全球AI治理叙事的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强大的驱动力所塑造:

  1. 美国政权更迭的影响:美国在全球AI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国内政策的转向具有放大效应。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如2025年7月密集发布的《赢得竞争: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及其配套行政命令,明确将“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长期主导地位”作为核心目标2。这包括撤销被视为“阻碍创新”的监管、修订风险管理框架以删除“意识形态”内容、以及在医疗、能源等关键领域设立监管沙盒,以“去监管化”释放市场活力2。这种“美国优先”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合作的基调。

  2. 行业利益的深度裹挟:ChatGPT在2022年末的横空出世,让全球在2023年初“突然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强大”,并普遍感受到其进步的“恐惧速度”1。随之而来的是AI行业内“害怕错失良机”的强烈情绪。微软对OpenAI的百亿美元投资、Meta和Anthropic发布重要模型、以及法国AI初创公司Mistral的迅速崛起,都体现了资本和市场对AI商业化潜力的狂热追逐1。在巨大的盈利预期面前(OpenAI年收入超100亿美元,Anthropic月收入超3.33亿美元),行业巨头和新兴力量通过强大的游说能力,成功推动了政策重心从风险防范转向经济发展。法国对通用AI监管态度的转变,尤其与本土明星企业Mistral的游说不无关系,其创始人背景深厚,明确警示监管可能“扼杀Mistral”1

  3. 地缘政治与军备竞赛的加剧:各国政府已清晰认识到AI在增强军事实力方面的巨大潜力。AI在陆海空、太空和网络作战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美国国防部已与Anthropic、谷歌、OpenAI、xAI等领先AI公司签署大额合同,而中国、希腊、丹麦等国也在积极发展军事AI项目1。这种对军事优势的追求,使得各国在AI发展上更加注重速度和效能,而非限制。

  4. 技术成功叙事的强化与算力竞争:AI在劳动力生产力提升、医疗保健、科学发现等领域的切实效益和巨大盈利能力,为“繁荣优先”的叙事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益普索的民意调查显示,多国对AI产品净效益的乐观情绪有所上升1。这种经济和军事优势的前景,也推动了“主权AI”理念的实现,各国纷纷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AI相关项目。然而,全球最先进的通用AI模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的公司,美国更是拥有全球约75%的AI超级计算机性能1。这种技术和算力上的集中,使得一些自由民主国家担忧,预防性政策可能导致其在与中美两国的竞争中进一步落后,从而选择淡化安全考量,优先发展。

全球治理困境:被牺牲的包容性与有效性

然而,这种从“Safety”到“Prosperity”的重心转移,虽然可能加速AI技术的发展并带来某些短期利益,却也可能为全球治理体系埋下深远的隐患。世界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AI治理真空:

  • 机构与共识的缺失:与核技术领域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或粒子物理学领域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不同,人工智能“缺乏成熟的国际机构”来协调全球范围内的治理1。在AI日益强大且快速演进的背景下,各国之间达成共识变得愈发困难,尤其是在缺乏可靠验证技术和协议的情况下,主要AI强国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存疑。
  • 普惠性与有效性的不足:正如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和梁正教授指出的,当前全球AI治理的各类机制存在“包容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尚未形成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3。例如,联合国AI高级别咨询机构中,高收入国家专家占比过高,而其他多边治理框架如全球AI安全峰会往往仅对“受邀国”开放,美西方国家倾向于打造“阵营化的‘小圈子’”,试图掌控AI全球治理主导权3。这种做法导致治理缺乏代表性,与中国提出的“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倡议形成对比,该倡议强调通过多边协作、资源共享,促进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治理进程,缩小数字鸿沟3
  • “软法”为主与执行力弱:现有AI国际治理机制主要以伦理规范、价值准则、自律承诺等“软法”为主,缺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规范和国际条约,导致“治理的有效性、确定性和执行力不足”3。此外,地缘政治考量和意识形态分歧使得AI治理被转化为与地缘政治相关的议题,加剧了分裂,进一步削弱了国际合作的有效性3
  • 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以美国为例,特朗普政府的AI战略体系虽然设计精巧,却蕴含着“开放创新与政治管控”、“法治原则与效率追求”、“盟友利益与美国优先”、“技术扩散与安全管控”等多重内在矛盾2。例如,联邦政府对AI模型“追求真实”和“意识形态中立”的强制要求,与开源社区的开放包容精神存在根本冲突,可能将研发重心从技术突破转移到合规审查,最终削弱创新活力2。同时,为加速数据中心建设而简化环境审查程序,可能引发法律挑战,反作用于效率2。大规模出口“全栈人工智能技术包”以抢占全球市场的战略,又与防止核心技术扩散给竞争对手的目标形成悖论,可能在长期内削弱其技术优势2。这些内在矛盾预示着未来实施的复杂性与挑战。

前瞻洞察:繁荣竞赛的潜在暗流与未来图景

若“繁荣优先”的叙事持续主导,全球AI治理的未来图景将充满不确定性。在未来3-5年内,我们可以预见以下趋势:

  • AI军备竞赛升级:各国将加速投入资源研发军事AI应用,对“负责任的AI使用”的国际规范将面临更大压力,可能加剧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智能鸿沟”扩大:技术和算力资源将进一步向少数AI强国和巨头集中,发展中国家在AI技术获取和治理话语权上将面临更大挑战,从而加剧全球发展不平衡3
  • 新兴风险的迫近:在缺乏统一、有效的国际治理框架下,AI驱动的网络攻击、深度伪造欺诈、生物威胁(如新型病原体设计)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就业市场的颠覆将日益成为现实1。当这些风险成为全球性挑战时,各国政府可能会发现自己缺乏有效应对所需的机构、基础设施、共识和时间1
  • 多边主义的边缘化:以G7为代表的“小圈子”治理模式可能持续,而联合国等更具普惠性的多边平台在AI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可能被削弱,导致全球治理格局的碎片化。
  • 伦理与社会争议升级:随着AI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大规模失业等伦理和社会公平问题的争议将更加突出,而缺乏强有力的国际共识和约束力,可能导致这些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科技机遇,有望改变医疗保健、科学发现等诸多领域。在AI发展早期,采取谨慎的国际治理方式,为未来制定更成熟的监管框架留出时间,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然而,放弃或大幅淡化“安全”的考量,尤其是在技术快速发展、通用人工智能(AGI)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实现4的背景下,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当世界失去应对AI风险的屏障,各国政府可能会发现,在追求短期繁荣的过程中,牺牲了长期稳定和全人类福祉的基石。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时代,平衡创新与安全、效率与伦理、竞争与合作,将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紧迫且最具挑战性的全球性课题。

引用


  1. 从Safety到Security:西方叙事下全球AI安全治理淡化·36氪·Jakub Kraus(2025/8/20)·检索日期2025/8/20 ↩︎ ↩︎ ↩︎ ↩︎ ↩︎ ↩︎ ↩︎ ↩︎ ↩︎ ↩︎ ↩︎ ↩︎ ↩︎ ↩︎ ↩︎ ↩︎

  2. 美国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治理政策态势洞察·安全内参·吴沈括 华孟瑶(2025/8/20)·检索日期2025/8/20 ↩︎ ↩︎ ↩︎ ↩︎ ↩︎ ↩︎

  3. 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澜 梁正(2025/8/20)·检索日期2025/8/20 ↩︎ ↩︎ ↩︎ ↩︎ ↩︎ ↩︎

  4. 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治理之道·The Millennium Project(2025/8/20)·检索日期2025/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