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赛博养鱼”?这群AI小丑鱼凭什么把百万网友拿捏得死死的!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最近一款叫“Draw A Fish”的AI小游戏火遍全球,让你随手一画,AI就能让你的“灵魂涂鸦”秒变活鱼在虚拟鱼缸里撒欢。别看它简单,背后可是ResNet18QuickDraw数据集的硬核技术在撑腰,主打一个低门槛、强互动、成就感爆棚,让你轻松体验“开挂”般的养鱼乐趣!

“赛博遛狗”你可能听过,但“赛博养鱼”这波新活儿,你跟上了吗?最近,一款名叫“Draw A Fish”的AI小游戏,像病毒一样席卷全球,硬生生把百万网友变成了“云养鱼”狂魔。大家都在问:为何画一条小丑鱼能给人《王者荣耀》上分的快感?

这不,我也好奇地点开了链接1,打算瞅瞅这群AI小丑鱼到底有啥魔力。结果,一不小心,就被它拿捏得死死的!

魔法上线:你的灵魂涂鸦,AI一秒变活物!

这款游戏玩法简直是“小白友好型”,简单到没朋友。打开网页,你面前就是一块画布,颜色、笔刷粗细随你选。你需要做的,就是随手画一条面朝右侧的小鱼。别担心你的灵魂画技,因为AI会实时在线“批改作业”!

当你每落下一笔,画布背景颜色就会悄悄变化,还会给你一个“像鱼”的实时概率提示。这感觉,就像考试时老师在你耳边悄悄报答案,又刺激又解压!当你画的鱼相似度达到60%以上,恭喜你,你的“作品”就获得了进入虚拟海洋的“绿卡”!

点击“make it swim”按钮,再给你的小鱼起个沙雕名字,比如“王多鱼”、“摸鱼大师”,它就能瞬间被**“注入灵魂”**,活灵活现地在共享虚拟鱼缸里游来游去,跟全球玩家的奇葩创作来个亲密接触。

在这个热闹的“赛博鱼塘”里,你还能当一回“点赞狂魔”或“拉踩高手”,给那些或天马行空、或抽象派,甚至长得不像鱼的“鱼”们点赞或吐槽。官方更是会玩,直接整了个排行榜。你敢信?目前榜首是一条抽象到极致的涂鸦鱼,得分高达53245!而那条“画风清奇”长得像鸟的鱼,直接喜提-40182的“负分王”称号,简直是“负分滚粗”的典范!

“官方也挺会整花活,直接来了个排行榜,目前最高分是一条画的极其抽象的涂鸦小鱼,得分高达 53245,甚至还有一条长得像鸟的鱼拿到了 - 40182。”

看来,在AI的世界里,“抽象派”才是YYDS!

如果你觉得共享鱼缸太热闹,注册个账号,还能拥有自己的专属鱼缸,让你的“鱼子鱼孙”独享一方天地

为何百万网友会为一群AI小丑鱼上头?其实原因很简单,却又**“不讲武德”**地抓住了人性:

  • 极致的简单性:无需登录,无需教程,点开即玩。这就像当年的“Flappy Bird”,门槛低到尘埃里,但一旦上手,就根本停不下来。
  • 即时满足感:AI在每一笔落下时给出“像鱼”的概率提示,这种从30%到50%的**“小确幸”**,足以让人产生“我行我也上”的冲动,并持续挑战。
  • “作品活了”的震撼:画完的鱼不再是静止的像素,而是能游泳、能互动。这种从静态到动态的“魔法”,极大放大了创作的满足感,瞬间把传统的AI绘图工具甩了几条街。
  • 社交与竞技:共享鱼缸、排行榜、点赞,让这个简单的游戏多了几分社区氛围和**“凡尔赛”**的资本。

拆解黑科技:这群AI小丑鱼背后,藏着啥“心机”?

别看“Draw A Fish”玩起来像个小玩具,背后可是有**“真枪实弹”**的AI技术在默默发力,不然它怎么能一眼识破你的“鱼”图呢?

这款游戏之所以能实时判断你的画作“像不像鱼”,核心秘密在于一个基于 PyTorch 框架搭建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者选择了大名鼎鼎的 ResNet18 架构。简单来说,ResNet18就像是AI世界里的“火眼金睛”,通过多层深度学习,能够从你的涂鸦中捕捉到鱼的**“灵魂特征”**。

而训练这只“火眼金睛”的**“教科书”**,正是Google推出的 QuickDraw 数据集 2。这个数据集里,包含了海量的手绘涂鸦,其中“fish”和“not fish”这两类样本,就成了AI学习如何辨别鱼的基础素材。

在训练过程中,模型的目标很明确:输入一张涂鸦,输出它是“鱼”的概率,还是“非鱼”的概率。这个实时跳动的“概率”,正是你画布下方看到的神秘数字。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游戏更有趣,开发者还特意给AI**“松了绑”**,让它的识别逻辑更加“宽松”,就算你的鱼画得有点抽象,AI也不会对你“鸡蛋里挑骨头”,毕竟,玩得开心才是王道嘛!

当然,除了核心的AI识别,这个项目在工程实现上也是亮点满满:

  • 透明度处理:所有图像在预处理前都会合成到白色背景上。所以,如果你想画一条纯白色的“隐身鱼”,抱歉,AI会直接给你个“差评”——因为它看不见!
  • 早停机制(Early Stopping):这就像给AI训练设了个“止损点”。如果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表现连续5个周期都没有进步,训练就会自动停止,防止AI“学傻”或**“过度凡尔赛”**。
  • QuickDraw 集成:虽然开发者最终没有直接使用,但项目仓库里保留了自动下载和转换QuickDraw数据的脚本,方便其他**“技术宅”**继续探索。
  • 一致的预处理:确保训练和推理环节(包括测试脚本)使用相同的处理流程,保证了AI判断的**“公平公正公开”**。
  • 类别不平衡处理:在“鱼”与“非鱼”数据量不对等的情况下,项目采用了加权采样和加权损失的方法,确保AI不会“偏科”,实现了**“雨露均沾”**的平衡艺术。

所以,别以为这只是个小游戏,它可是将深度学习、大数据集和巧妙的工程设计**“缝合”在一起的杰作。它再次证明,AI不只是高大上的,它也可以很接地气,玩出花来,让普通人也能轻松体验到“黑科技”**的魅力。也许下一个刷爆朋友圈的,就是你随手画的“赛博宠物”呢!

了解更多技术细节,请参考以下链接:

引用


  1. 全球百万网友迷上赛博「养鱼」,我也被这群AI小丑鱼拿捏了·36氪·杨文(2025/8/25)·检索日期2025/8/25 ↩︎

  2. 全球百万网友迷上赛博「养鱼」,我也被这群AI小丑鱼拿捏了·新浪财经(2025/8/25)·检索日期2025/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