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数字神谕:当AI点石成金,资本与裁员的双生舞曲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AI狂潮的席卷下,甲骨文凭借其云基础设施业务(OCI)的巨大AI订单,股价飙升,其81岁的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财富一日暴涨千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之一。然而,这枚“AI金币”的另一面,却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裁员,数千名老员工在冰冷的线上会议中被无情解雇,凸显了技术变革与资本增值背后残酷的社会成本。

在数字时代的光谱中,很少有景象能像本周的甲骨文(Oracle)那般,既璀璨夺目又令人深思。当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还在消化其未能达标的季度营收报告时,这家老牌科技巨头的股价却如同被灌注了火箭燃料般,一飞冲天,一度暴涨38%。这股上涨狂潮不仅将公司推向万亿美元市值的边缘,更在短短一天内,为其81岁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的个人财富添上了近1000亿美元的浓墨重彩,使其短暂超越埃隆·马斯克,荣登全球首富的宝座。然而,这曲由AI与资本谱写的胜利凯歌,却并非只有激昂的乐章,其背后亦回荡着数千名员工被“GPU替代”的悲叹。

云端上的新神谕:AI铸就的万亿市场

甲骨文的股价奇迹并非源于传统数据库业务的复苏,而是拜人工智能浪潮所赐。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兹(Safra Katz)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勾勒的宏伟蓝图,让投资者们心潮澎湃:公司预测其云基础设施(OCI)部门在未来四年内,营收将从今年的_180亿美元_飙升至惊人的_1440亿美元_。这一数字不仅昭示着七倍的增长,更被乐观地预言将超越亚马逊的AWS,成为云计算领域的下一个巨擘。

推动这一预测的,是与OpenAI、xAI和Meta等头部AI公司签订的巨额合同。其中,与OpenAI达成的_3000亿美元五年期云计算大单_,不仅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云合同之一,其所需的4.5吉瓦电力更是令人咋舌,相当于两座胡佛大坝的发电量。埃里森本人也难掩兴奋,直言有客户“要买下甲骨文能提供的所有可用推理算力”,并强调OCI在大规模下提供模块化、低成本高性能云基础设施的能力,正是其吸引力的关键。他甚至宣称,训练AI模型是一个“数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而推理市场则将“远远大于训练市场”,甲骨文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高价值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地位,正处于这一巨大市场的核心竞争位置。这种“专区(dedicated region)”模式,让客户能在云中拥有自己的“领地”,享受所有功能和安全,而无需自建硬件和软件,只需按量付费 1 2

埃里森的炼金术:资本魔法与财富增值

埃里森这位硅谷的“海盗船长”并非首次在财富榜上呼风唤雨。他持有的甲骨文股份高达41%,这得益于公司自2011年以来斥资1420亿美元进行的股票回购,这一操作将流通股数量减少近半,从而稀释了其他股东的份额,却极大地提升了埃里森的持股比例。加之其几乎从不减持股份的坚定立场,以及通过质押股票获取贷款的精明财务操作(目前已质押价值_930亿美元_的股份),埃里森得以在不稀释股权的前提下自由支配财富。这种对资本的极致运用,将股价的每一分上涨都放大为个人财富的几何级跳跃,无疑是一堂生动的资本市场“炼金术”课程。

然而,当公司以近乎魔法的速度堆积财富之时,其内部的肌体却在经历一场无情的重塑。

数字达尔文主义:当GPU替代了老员工的饭碗

与股价的狂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甲骨文在最新财报中高达4.02亿美元的重组支出,同比暴增448%。这并非偶然,而是大规模裁员的直接体现。从西雅图到硅谷,从印度到菲律宾,超过_3000名_员工在全球范围内遭到解雇,其中不乏在公司服务了七年、十三年乃至二十多年的老兵。讽刺的是,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云基础设施(OCI)部门——正是公司宣称将带来未来增长的核心业务。软件开发人员、顾问、技术架构师,甚至AI/ML项目经理都未能幸免 3

解雇过程被描述得异常冰冷与高效:一封标题为“项目更新”的邮件,一次短短几分钟的Zoom会议,一句“与绩效无关,纯粹是业务原因”,随后系统访问权限便被骤然切断。一位老员工的自嘲道出了心酸的真相:“我只是被GPU替代了而已。”4 这句话,不仅是甲骨文内部的真实写照,更是2025年美国企业乃至全球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严峻现实——当AI技术成为生产力变革的核心驱动,传统的人力资本在某些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替代风险。

AI时代的权力交替与竞争格局重塑

甲骨文的案例,清晰地勾勒出AI时代下,资本与劳动力、技术与人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张力。一方面,它展示了即便在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三巨头占据_65%_市场份额的云计算领域 5,后进者仍有机会凭借差异化的战略(如对AI基础设施的专注、专用区域的提供以及与OpenAI、SoftBank Stargate项目等头部玩家的深度绑定 5)实现“弯道超车”。甲骨文的AI数据库和多云数据库(在AWS、Azure、GCP中嵌入OCI区域)的爆炸式增长,正是其策略奏效的明证。

另一方面,它也敲响了警钟:企业对效率和利润的无限追求,在AI工具的加持下,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更残酷的方式重塑劳动力市场。那些曾被视为“稳定”的科技岗位,在面对“数万亿美元”的AI推理市场机遇时,似乎变得脆弱不堪。甲骨文已向世人证明,当高层决心拥抱AI未来时,哪怕是贡献数十载的老员工,其岗位也可能在朝夕之间化为乌有。

这场数字时代的双生舞曲,一边是资本市场对AI潜力的无限狂热与埃里森个人财富的指数级增长,另一边则是被技术进步无情碾压的普通工薪阶层的焦虑与失落。它迫使我们反思:在这场由算法驱动的商业革命中,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究竟该如何平衡?以及,谁又将最终为此买单?答案或许还在云雾缭绕之中,但毫无疑问,我们正站在一个重塑企业与劳动关系、挑战社会公平底线的新分水岭上。

引用


  1. 甲骨文电话会:AI业务井喷手握4550亿美元订单·华尔街见闻·(2025/9/10)·检索日期2025/9/11 ↩︎

  2. Oracle, OpenAI Sign Massive $300 Billion Cloud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9/10)·检索日期2025/9/11 ↩︎

  3. Oracle soars on AI cloud gains, Ellison closes in on Musk ...·Reuters·(2025/9/10)·检索日期2025/9/11 ↩︎

  4. 81岁老板一边狂赚1000亿成全球首富,一边公司大裁员!老员工自嘲:“我们被 GPU 替代了”·极客邦科技·(2025/9/11)·检索日期2025/9/11 ↩︎

  5. Larry Ellison's $100 Billion Morning Is Not Just Driven By Oracle's Share Jump·Forbes·Phoebe Liu(2025/9/10)·检索日期2025/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