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博士的双重诊断:当硅芯片渴望,而大炮轰鸣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全球铜市场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和地缘政治驱动的军事开支激增共同催生的“超级需求周期”。矿业巨头间的并购狂潮(如英美资源与泰克的合并尝试)以及各国政府将其列为关键矿产,清晰地揭示了资本对这一工业金属未来价值的巨额押注,预示着未来几年铜价的强劲上涨与行业格局的深刻重塑。

如果说“铜博士”因其对全球经济健康的精准预判而得名,那么这位工业金属的“全科医生”眼下正面临着两类截然不同的新病患,且两者皆症状凶猛,对它的需求堪称饕餮。多年来,市场对铜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作为绿色能源转型核心骨骼的角色——电动汽车的血管、风力涡轮机的神经以及电网基础设施的肌腱。然而,如同舞台上突然出现的两位新主角,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对算力的“饥渴”和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下日益膨胀的军事预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铜博士”推向一个全新的、更为狂热的需求前沿。

这并非寻常的周期性波动,而是可能预示着一个由比特和子弹共同驱动的“超级需求周期”的到来。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与加拿大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拟议中的530亿美元合并案,不仅是十余年来全球矿业版图上最引人瞩目的一笔交易,更是对这一新兴叙事投下的重磅赌注1。在这场对未来资源的豪赌中,资本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机遇,而这背后,是前所未有的商业逻辑和战略意图。

数字的饕餮与战争的引擎

首先,让我们审视那无声却耗铜如鲸的“数字饕餮”——人工智能的崛起。每一行由AI驱动的代码,每一个在云端进行的复杂运算,都依赖于耗电量惊人的数据中心。这些庞大的计算堡垒,其内部的服务器集群、供电线路和冷却系统,无一不需要大量的铜材。据BloombergNEF估算,未来十年内,全球数据中心对铜的需求将累计超过430万公吨,这几乎等同于全球最大铜生产国智利一年的产量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则更为激进地预测,AI数据中心的铜需求或将从2023年的每年20万至50万吨,飙升至2027年的50万至1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6%3。在这场数字军备竞赛中,没有人愿意在计算能力上落后,而每一次算力提升的背后,都是对铜资源的无形攫取。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的阴影下,全球“战场火力”的激增亦为铜需求添上了一把旺火。从子弹壳、精密导弹系统到喷气式战斗机,现代战争机器的每一个部件,都离不开这种具有卓越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红色金属。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施压北约盟国提高国防开支,以及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纷纷规划提升军费预算时,一场新的军工生产热潮便悄然兴起。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Michael Haigh估计,若全球军费开支从当前占GDP的2.5%提升至冷战结束前的4%水平,将带来高达17万吨的额外铜需求2。对于一个供需本就精妙平衡的市场而言,这无疑是足以搅动风云的巨大变量。

资本的红色狂热

面对如此汹涌的需求浪潮,全球矿业巨头们已然嗅到了财富的味道,并以并购狂潮作为最直接的响应。英美资源与泰克资源的合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商业交易,更是对铜资产价值的巨额押注。合并后的“盎格鲁特克公司”(Anglo Teck)有望跻身全球五大铜生产商之列,其核心资产恰好分布在智利、秘鲁和加拿大这些“监管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用经纪商Panmure Liberum分析师Duncan Hay的话说,这类资产“备受追捧。全球存量稀少,且多数位于监管环境复杂的地区。”2

事实上,资本的“红色狂热”早已显现。必和必拓(BHP)去年就曾试图收购英美资源集团,以期巩固其全球最大铜生产商的地位,该公司甚至预测到2050年铜需求将增长70%2。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商业逻辑:在全球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社区反对声浪日益高涨的当下,新建一座大型铜矿往往耗时漫长、成本高昂且充满不确定性(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个耗时近二十年仍未能投产的铜矿项目2)。相比之下,通过并购现有矿山,成为了获取稀缺资源更便捷、更经济的途径。这不仅仅是资源的争夺,更是对未来供应瓶颈的预先布局。

绿色转型与地缘政治的缠斗

尽管AI算力和战场火力成为新的助推器,但不可否认,低碳能源转型和经济电气化仍是推动铜需求最核心、最持久的宏大叙事。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约2.2万亿美元投资流向低碳能源、低排放燃料等领域,是化石燃料投资额的两倍2。惠誉解决方案旗下咨询企业BMI估算,仅电动汽车对铜的需求,就将从2025年的130万吨增至2030年的230万吨。同期用于升级发电和输电网络的铜需求更将增长19%,达到1490万吨2

然而,这并非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政治风向的摇摆,如前总统特朗普对绿色能源补贴的削减姿态,给转型进程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但即便如此,风力和太阳能电站仍在扩张,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也在持续提高,这股绿色洪流并未真正停歇。有趣的是,正是特朗普政府,在试图削减“绿色”补贴的同时,又将铜列入2025年关键矿物清单,并明确表示要提升美国国内的铜产量2。这恰恰反映了铜在国家战略层面无可替代的地位——白宫数据显示,铜是美国国防部第二大常用材料2。这构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悖论:是为“绿色”而战,还是为“红色”(军事)而备?

这一切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正在重塑铜市场的未来。尽管法国兴业银行的Haigh预计明年铜市将出现小幅供应过剩,但他仍预测全球基准的LME期铜价格将从当前每吨9800美元左右,在2026至2027年间升至平均11500美元/吨2。在资本、地缘政治和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铜博士”的诊断结果异常清晰:无论世界是走向数字化未来,还是滑向冲突边缘,这种古老的红色金属,都将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工业周期的故事,更是全球秩序变迁与技术飞跃背景下的财富密码。

引用


  1. AI热潮下英美资源与泰克资源将组建价值530亿美元的铜业巨头·新浪财经·(2025/9/9)·检索日期2024/6/15 ↩︎

  2. AI算力+战场火力:铜的“超级需求周期”才刚刚开始?·科创板日报·潇湘(2024/6/13)·检索日期2024/6/15 ↩︎ ↩︎ ↩︎ ↩︎ ↩︎ ↩︎ ↩︎ ↩︎ ↩︎ ↩︎

  3. “全民学习铜”的背后:做AI的对手盘 - 新材料- OFweek·OFweek新材料·(2024/4/11)·检索日期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