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也“站队”?荷兰大选前聊天机器人“偏见门”大翻车!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最近,荷兰数据保护局对投票AI助手进行了一波“突击检查”,结果发现这些“智能参谋”竟然有严重的“政治偏见”,不管用户怎么问,它们都只推荐那几个党派,简直是大型“AI翻车现场”!这事儿可把大家吓坏了,毕竟AI要是带着“私心”选边站,那可不就是给民主选举“埋雷”嘛!

最近,欧洲的“数码世界”又炸锅了!在荷兰大选前夕,一则消息像深水炸弹般投下:荷兰数据保护局(AP)官方盖章——AI聊天机器人提供的投票建议,“不可靠且存在明显偏见”!1 是的,你没听错,那些我们以为能做到“雨露均沾”的AI,在面对“神圣一票”时,竟然也学会了“拉帮结派”!

智能“参谋”变“偏见王”?荷兰大选前AI大翻车!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对即将到来的选举一头雾水,想找个“AI军师”帮你理清思路。于是你打开一个投票助手APP,兴冲冲地输入各种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指路明灯”。结果呢?无论你问啥,它最终都把你“安利”到那两三个党派的怀抱里,就好像这些AI集体被“锁喉”,只能喊出固定口号一样。

荷兰数据保护局(AP)的测试结果就是这么“魔幻现实主义”。他们发现,这几款被寄予厚望的AI投票工具,“无论用户提出什么问题或指令,都常常最终指向相同的两个党派”。1 这哪是“智能参谋”,分明是“复读机”+“偏见王”啊!这距离10月29日的大选只有短短八天,AP直接给出了“威胁民主”的重磅警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话说回来,这种AI“站队”的现象,可不是荷兰特产。斯坦福大学2025年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就曾指出,公众对AI企业数据保护能力的信任度持续走低,而且对算法公平性和偏见的担忧一直没停过。2 虚假信息、深度伪造技术在选举等场景的滥用,更是让AI这把“双刃剑”显得格外锋利。看来,AI的“良心”问题,已经成了全球性难题。

“AI聊天机器人‘常常最终指向相同的两个党派,无论用户提出什么问题或指令’。” —— 荷兰数据保护局(AP) (嗯,这AI是把“不偏不倚”理解成了“只偏不倚”吗?有点子幽默在身上,但不多。)

AI“政治倾向”何来?数据偏见与算法黑箱的“锅”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AI怎么就成了“偏见王”了呢?是它们偷偷地看了政治节目,还是被哪个党派“收买”了?

其实,AI的“偏见”,往往并非“主观故意”,而是源于它赖以生存的“养料”——数据。我们都知道,AI模型是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如果训练数据本身就带有偏见,或者无法充分代表所有群体的观点,那么AI自然也会“有样学样”,甚至将这些偏见放大。这就好比你给AI喂了一堆只爱吃香菜的食谱,它自然就觉得全世界都该爱吃香菜了。

另一个“罪魁祸首”就是算法的“黑箱效应”。很多AI模型的决策过程复杂得像个“迷宫”,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它是如何从输入走到输出的。当这种“黑箱”遇上选举这样敏感的场景,后果就可能很严重。台湾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曾提到,不公平的选区划分可能通过AI技术来操纵选举结果,即便选民能投票,也无法影响选举,这简直是“AI侵蚀人的领域”的典型案例。3

更别提那些“恶意使用”的可能性了。想象一下,如果有人故意用AI制造大量虚假信息(deepfakes),或者针对特定人群推送有倾向性的内容,那选举结果可不就成了“算法的玩物”?这不仅会剥夺选民真正的选择权,更是在悄无声息地侵蚀民主的根基。

AI选举:民主的“救星”还是“掘墓人”?

这次荷兰的“AI偏见门”事件,无疑给全球敲响了警钟:在AI全面渗透我们生活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确保它的“三观正”,尤其是在涉及公共利益和民主进程的关键领域?

诚然,AI在信息整理、观点分析上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运用得当,它确实可以帮助选民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政治议题。但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实却是,AI正在变成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赋能民主,也可能成为“掘墓人”。

所以,如何给AI戴上“紧箍咒”,确保其“算法公平性”和“数据透明度”,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欧盟在这一点上走得比较快,他们的《人工智能法案》(EU AI Act)就是试图在法律层面为AI划定红线。4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呼吁支持开放数据标准,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加强数据互操作性,以及强化研究工作以增强人工智能的可靠性。5 这些都是为了让AI这匹“野马”能在法律和伦理的缰绳下,为人类社会做出真正有益的贡献。

总而言之,AI参与选举,这事儿“刺激”是真的“刺激”,但“隐忧”也如影随形。与其把它当成无所不能的“神谕”,不如视其为一把需要审慎使用的工具。毕竟,决定我们未来的,不应该仅仅是冷冰冰的算法,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经过独立思考后投下的那宝贵一票。不然,下次大选,我们可能选的就不是政治家,而是AI的“程序猿”了!想想都有点“细思极恐”呢。

引用


  1. AI chatbots give ‘unreliable and biased’ advice to voters, says Dutch watchdog·The Guardian·(2025/10/21)·检索日期2025/10/21 ↩︎ ↩︎

  2. 介绍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Stanford HAI·(2025/06/13)·检索日期2025/10/21 ↩︎

  3. 公共治理與人工智慧的交引纏繞·國立臺灣大學·(未知日期)·检索日期2025/10/21 ↩︎

  4.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 指南·Bird & Bird LLP·(未知日期)·检索日期2025/10/21 ↩︎

  5. 引领人工智能与先进信息传播技术构建知识型社会权利-开放·UNESCO·(未知日期)·检索日期202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