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听说国资“金主爸爸”们成了产业投资圈的“顶流”,不仅政策疯狂加持,出手还一个比一个“壕”!36氪也嗅到了这股“新质生产力”的味儿,赶紧上线了新榜单,看谁能在具身智能、AI这些“卷王”赛道里拔得头筹!
当你在咖啡馆刷着手机,可能还沉浸在AIGC生成的艺术品里,或者讨论着哪家大模型又“开卷”了,殊不知,一场更宏大的资本与产业的“深度绑定”正在悄然上演。这不,36氪创投研究院都坐不住了,直接甩出了2025年度系列调研的“大招”,除了往年的老面孔,这次还特别给“国资爸爸”们和“并购大户”们开了“C位”!1 这波操作,怎么看都有点“活久见”的味道。
资本活水涌动:国资,这回真成了“金主爸爸”?
“世界正经历产业革命与资本力量共驱的深刻变革,中国产业乃至其全球化也进入全新叙事。”1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明觉厉”?简单说,就是科技发展太快,旧的产业模式快玩不转了,新的“黑科技”比如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这些,简直就是各国抢着要的“香饽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谁来掏钱、谁来引领,就成了关键。我们观察到,曾经被一些人认为是“老干部”的国资机构,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这轮产业投资的“急先锋”和“领头羊”。1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国家层面亲自“下场”指导,各种政策文件密集出炉,从“耐心资本”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鼓励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深化科创板改革,甚至对政府投资基金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波政策Combo打得是真漂亮,简直是给国资投资机构铺红毯啊!
实际行动上,国资机构更是“卷”得飞起。比如北京国管旗下的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通过市场化GP合作,设立了八大产业投资基金,瞄准的就是机器人、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先进制造、医药健康、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这些未来能“搞事情”的领域。1 还有中科创星,背靠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20多家国资机构,一出手就是26.17亿元的硬科技基金,主投方向更是直指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空间五大产业,这简直是把“新质生产力”的基因刻到骨子里了。1 毕竟,连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种“烧钱”的玩意儿,都有100亿母基金往里砸,这不就是“真爱”吗?2
风口上的猪又来了?这次是“具身智能”和“AI全家桶”!
还记得前几年的“风口上的猪”吗?有人说是元宇宙,有人说是新能源。但这一次,真正的“猪”们可能要长出“腿”了,那就是“具身智能”!说白了,就是让AI不再只活在虚拟世界里,它能像人类一样,感知世界、做出决策、甚至还能动手操作,比如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都是它的“亲戚”。3 这玩意儿一出来,简直颠覆了我们对AI的想象力,未来你家的扫地机器人可能不只会扫地,还能给你做饭、帮你遛狗(开个玩笑)。
而人工智能,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所有行业的“万金油”,从大模型到各种AI应用,已经形成了所谓的“AI全家桶”,每个领域都在“内卷”。36氪的调研榜单里,光是产业投资机构就细分了N个赛道,什么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甚至生命科学和新消费,都得和AI“搭个伙儿”。1 这说明啥?说明AI已经渗透到毛细血管,不再只是个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地要“落地”了。
“部分头部双币基金拆分本土团队、设立独立品牌,在本土市场全面聚焦“科技创新”前沿产业,例如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3 ——看看,连顶级投资机构都开始“all in”这些领域了,这说明啥?说明趋势,YYDS!
36氪“搞事情”:榜单升级,谁能C位出道?
面对这股“国资+硬科技”的巨浪,36氪创投研究院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深耕投资圈这么久,自然知道“跟着政策走,吃喝不用愁”的道理(开玩笑,是跟着产业趋势走!)。所以,在原有榜单基础上,这次特别增设了“国资投资机构”和“产业并购投资机构”两大类。1 这意味着,未来谁是国资投资界的“扛把子”,谁是产业并购领域的“点金手”,一目了然。
想要“C位出道”的机构们,可得抓紧了!36氪的“股权投资信息网站-在线调研系统”已经24小时不打烊了,数据周期从2022年1月1日到2025年6月30日,申报周期更是卡在了2025年8月4日至8月18日。1 想上榜?就得把这些年为“新质生产力”流的汗、撒的钱、投的“未来之星”统统亮出来。毕竟,这是个看实力也看“曝光度”的时代,谁能被36氪这样的头部媒体“盖章认证”,那无疑是给自己的江湖地位又镀了一层金。
总而言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把国资推向了舞台中央,而像具身智能、人工智能这样的硬科技,无疑是这场大戏的“主角”。36氪的这波调研,不仅是对当下投资风向的精准捕捉,更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未来产业版图的预告片。谁会是下一个“顶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