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ChatGPT正通过其App SDK和独特的“记忆”功能,从一个强大的AI工具蜕变为AI时代的流量分发平台,重新定义用户与产品的连接方式。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互联网的商业版图,也预示着一个以上下文和个性化为核心的超级AI生态的崛起,尽管伴随着潜在的平台权力集中与用户锁定风险。
长久以来,科技革命的浪潮总伴随着底层分发机制的更迭。从谷歌的搜索引擎重塑网站流量,到苹果App Store改写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逻辑,核心权力始终掌握在那些能重新定义用户与产品连接方式的平台手中。尽管ChatGPT已坐拥超过7亿月活用户,其作为“对话框”工具的属性曾一度限制了其商业潜力。然而,OpenAI近期推出的App SDK,以及其核心的“记忆”功能,正宣告着这一局面的彻底改变——ChatGPT不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正在构建一个**“AI超级系统”**,成为AI时代的真正流量入口1。
技术赋能:从对话框到分发中枢
OpenAI的App SDK(Apps inside ChatGPT)的发布,标志着ChatGPT从单一对话界面向集成式应用平台的重大飞跃12。这一突破性创新允许用户直接在ChatGPT的自然语言对话框中调用第三方应用,彻底消弭了传统应用间的切换壁垒。
想象一下:无需离开ChatGPT,你便可以对Figma说“把这张草图变成一个可编辑的流程图”,或让Zillow帮你“查询旧金山3000美元以内的两居室公寓”,甚至要求Spotify“为我打造一个派对歌单”1。其核心创新在于:
- 自然语言UI:用户无需学习复杂的应用接口或记忆应用名称,只需通过日常对话即可表达需求。ChatGPT将根据上下文自行判断并调用最合适的第三方应用。
- 无缝集成体验:所有操作都在ChatGPT内部完成,打破了应用孤岛,提供了真正的一站式服务。
- 商业化潜力:开发者不仅能接入流量,OpenAI更提出了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智能体商业协议),支持用户直接在对话中登录现有账户,并有望实现类似App Store的“InstantCheckout”功能,允许开发者在ChatGPT内部直接获得收益,且可能抽取30%的分成1。
这种模式实质上是OpenAI在重建一套全新的开发者分发渠道,其深远意义在于,它有机会将原本分散在搜索引擎、广告平台和应用商店的流量,大规模地汇聚到ChatGPT的原生生态之中。
记忆之锚:AI时代的新型护城河
如果说App SDK是ChatGPT成为平台的“骨架”,那么其“记忆”功能则是铸就其独特护城河的“灵魂”。在AI模型纯能力差异逐渐缩小的当下,“上下文与记忆”正在成为决定用户体验和平台黏性的关键1。
- “记忆”的运作机制:ChatGPT能够记住用户在所有对话中提及的内容,包括个人偏好、语气、习惯、甚至是思考方式。它不仅知道用户此刻的需求,更能理解用户过往的积累。例如,当你提及有一个喜欢水母的蹒跚学步的孩子后,未来让它制作生日贺卡时,它会自然地建议加入水母元素34。
- 飞轮效应:这种记忆能力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飞轮:用户使用越多,ChatGPT积累的个人信息越多;记忆越丰富,提供的上下文越完整;上下文越充分,结果越精准;体验越好,用户黏性越强。这种连续、演化的交互体验,是任何其他一次性会话平台都无法比拟的1。
- 数据驱动的护城河:OpenAI正大力投资于各种数据连接器,以搜集更多上下文信息,并将记忆功能开放给所有用户,包括免费版35。Bessemer的《2025 AI状态报告》明确指出:“对于AI应用来说,记忆和上下文将成为新的护城河。未来用户的转换成本,不只是数据迁移,更是情感依赖。”1
这种强大的记忆能力已体现在惊人的用户数据上。ChatGPT在9月的访问量超过60亿,远超其他AI产品总和。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用户留存率从两年前的60%提升至接近90%,甚至出现了罕见的“微笑曲线”——用户在初期热度过后仍会重新回归,长期黏性超越YouTube等顶级产品1。这表明ChatGPT已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具备了新一代分发平台强记忆、强信任、高留存、高参与的全部特征。
商业版图重塑:流量、权力与收益
ChatGPT的平台化转变,将对现有的商业版图带来深远影响:
- 流量重心转移:搜索引擎(如谷歌)和应用商店(如苹果)曾是流量的守门人。现在,用户通过自然语言直接在ChatGPT内部满足需求,意味着部分流量将绕过传统入口,流入AI原生生态。这无疑是AI时代对传统互联网流量分配机制的颠覆性挑战。
- 开发者机遇与风险:对开发者而言,这是一个绕过巨头、直达用户需求的“历史性机会”。通过接入ChatGPT,他们可以接触到庞大的用户基数,并利用OpenAI提供的支付协议直接变现。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平台在早期开放以吸引生态,后期则可能收紧控制,例如Facebook和苹果的路径1。OpenAI给予开发者的“窗口期”可能比想象中更短。
- 新型商业模式: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将催生基于AI代理的全新商业模式。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用户需求,还能自主决策、调用服务并完成交易。这将使得交易流程更加扁平化、个性化和高效。
- 投资逻辑重构:资本市场将重新评估AI领域的投资标的。那些能够与ChatGPT等AI平台深度融合、提供独特Agent能力的应用或服务,将获得更高的青睐。平台方自身的估值也将因其掌握的流量分配权和数据护城河而水涨船高。
平台化之路的演进与权力收敛
回顾科技史,每一个建立垄断地位的分发平台都遵循着类似的三部曲:发现护城河 → 开放扩张 → 顶点收紧控制1。从Facebook早期对开发者的开放政策,到后来逐步限制API、推出自有支付并抽取分成,再到苹果对App Store的严格审查和高额抽成,无不印证了这一模式。
OpenAI的“开放”战略,也应置于这一历史规律中审视。当ChatGPT完整理解并保存了用户的历史对话、个人偏好和任务习惯时,切换到另一个AI将意味着放弃数月甚至数年的积累。届时,用户的迁移成本将不再是技术壁垒,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断裂”。
这引发了深刻的哲学思辨:我们是否正在走向一个由单一AI系统主导的“数字乌托邦”或“数字利维坦”?当AI不仅是我们使用的工具,更是我们思考、工作、生活的“目的地”时,我们与技术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我们不是在使用ChatGPT,而是“生活在它之中”1。平台对用户行为和偏好的深度理解,将赋予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挑战与机遇:构建超级AI生态的未来愿景
ChatGPT的平台化进程,是AI发展史上一个关键的拐点,它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不可忽视的挑战。
机遇方面:
- 效率革命:大幅提升个人和企业的生产力,通过智能体自动化复杂任务。
- 个性化体验:提供前所未有的定制化服务,满足用户独特需求。
- 创新孵化:为开发者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催生AI原生应用生态。
风险方面:
- 数据隐私与安全:记忆功能收集大量个人数据,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至关重要。用户需拥有明确的数据管理和删除权限34。
- 算法偏见与控制:平台对信息和服务的筛选、推荐逻辑可能导致信息茧房和算法偏见。
- 平台垄断与生态健康:若平台权力过度集中,可能扼杀创新,并对开发者形成压榨,重演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剧本。
- 伦理与治理:AI智能体在用户授权下自主执行任务,其行为的责任归属、决策的透明度等伦理问题将日益凸显。
最终,OpenAI并非仅仅在打造一个更聪明的助手,而是在重建一个新的“目的地”——一个集合了App Store的分发逻辑、搜索引擎的信息结构和社交网络情感粘性于一体的超级平台。其护城河不再是社交图谱或网络连接,而是更深层的**“上下文与记忆”**。如何在这个新生态中平衡创新、竞争、伦理与控制,将是OpenAI乃至整个AI行业未来3-5年面临的核心议题。这场变革,无疑将深远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
引用
-
ChatGPT,找到了AI时代的入口·乌鸦智能说·智能乌鸦(2025/10/13)·检索日期2025/10/13 ↩︎ ↩︎ ↩︎ ↩︎ ↩︎ ↩︎ ↩︎ ↩︎ ↩︎ ↩︎ ↩︎
-
Building ChatGPT Apps with OpenAI Apps SDK·Cursor IDE·(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10/13 ↩︎
-
ChatGPT 的记忆功能和新控件·OpenAI·(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10/13 ↩︎ ↩︎ ↩︎
-
ChatGPT 的記憶能力和全新控制功能·OpenAI·(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10/13 ↩︎ ↩︎
-
OpenAI 向ChatGPT 免费用户开放记忆功能·河马云手机·(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