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2.0“开挂”了?自研模型Composer快到飞起,多Agent并行简直“八臂哪吒”!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Cursor 2.0带着自研的“闪电侠”Composer模型和“分身术”多Agent并行模式杀来了!不仅速度直追光速,还让AI编程更安全、更智能、更“丝滑”,简直是程序员的“生产力外挂”!

各位“卷王”和“躺平族”注意了,你们的AI编程助手Cursor又双叒叕进化了!这回它直接跳过了1.x系列,杀气腾腾地推出了Cursor 2.0,还带来了一个“核武器”——首个自研编程模型Composer。别以为只是UI换个皮那么简单,这次可是足足有15项重磅升级,简直是给程序员的“生产力”来了个全面提速,大有要重新定义AI编程IDE的架势!1

速度与激情的代码协奏曲:Composer模型快到飞起!

说起Cursor 2.0,最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无疑是它家的自研编程模型Composer。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节奏感,而它的最大特点,就一个字——快!

Cursor官方“凡尔赛”地表示,Composer是专门为低延迟Agentic编程量身打造的。啥叫Agentic编程?简单说,就是AI不仅能写代码,还能像个真正的程序员一样,自己规划、思考、甚至“动手”调试。但如果AI“思考”半天才能给出结果,那体验就**“呵呵”**了。

而Composer的出现,就是要打破这种“等AI憋大招”的尴尬。它宣称,大多数任务都能在30秒内完成,速度是同等智能模型的4倍,每秒输出的token数甚至能超过200个!这简直就是编程界的“闪电侠”啊!想想看,以前你发个指令,得喝杯咖啡、刷刷朋友圈,现在可能还没等你点开游戏,代码就哗啦啦地出来了。

当然,Cursor也很“坦诚”地承认,Composer在智能水平上,虽然已经超越了市面上优秀的开源编程模型(比如Qwen Coder和GLM 4.6),速度更是甩开了像Claude Haiku 4.5和Gemini Flash 2.5这样的轻量级选手,但要和GPT-5、Claude Sonnet 4.5这些“顶流”掰手腕,还是差那么一丢丢。但这就像跑车和高铁,各有各的赛道和追求。Composer追求的就是一个“快准狠”,让交互式编程体验如丝般顺滑。

Composer为啥这么快?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地加个速。它是一个专家混合(MoE)模型,这就像一个团队里有各种专家,遇到啥问题,就派最合适的专家去解决,效率自然高。它还支持长上下文,能“记住”你代码库里的大部分内容,不会“一问三不知”。更厉害的是,它在训练中融入了一整套工具集,包括全代码库语义搜索,能跨文件、跨模块地理解和修改代码,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为了让Composer跑得更快,Cursor还玩起了“硬核科技”——采用了MXFP8 MoE kernels进行训练。2这玩意儿说人话就是,它用一种原生低精度训练的方式,不仅能更快地进行推理,还省去了训练后量化这种“画蛇添足”的步骤。这就像一台赛车,从生产线上出来就自带“赛车模式”,省去了后续改装的麻烦,直接开上赛道就能狂飙,而且还能轻松扩展到数千张英伟达GPU上,这波操作直接拉满了“速度与激情”!

有开发者已经亲身体验了Composer的魅力。比如Sam Liu就惊呼,自己用Composer只花了五分钟,就搭好了一个完整的Vide Coding社群,而且不仅仅是前端,连登录验证和后台数据库都搞定了。3这效率,简直是“泰裤辣!”

“Composer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自己用五分钟就打造了一个完整的Vide Coding社群,还不止是光有前端,连登录验证、背后的数据库都做好了。”2

"八臂哪吒"来帮你:多Agent并行与UI大变身!

如果说Composer是Cursor 2.0的“大脑”,那多Agent并行能力就是它的“左右手”和“三头六臂”。这次Cursor的UI也跟着大变样,不再以文件为中心,而是围绕Agent进行重新设计。这意味着,你不再是面对一堆代码文件发愁,而是把目标交给你的AI“小助手”们,让它们各司其职。

Cursor 2.0现在可以支持最多8个Agent并行运行!这简直是给程序员们请来了“八臂哪吒”,每个Agent都能在独立的“沙盒”里工作,互不干扰,甚至可以同时尝试解决同一个问题,然后你再“择优录取”最佳方案。这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简直是“降维打击”,效率直接翻倍。

不过,这里有个小小的“甜蜜的烦恼”。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同时调用Sonnet 4.5和Codex改个图表颜色的经历,结果“光是改一个图表颜色,模型就花掉了好几千个token。”2

“烧token可能是这一模式的潜在弊端。网友分享,自己同时调用Sonnet 4.5和Codex,光是改一个图表颜色,模型就花掉了好几千个token。”

嗯,看来这“八臂哪吒”虽然效率高,但“伙食费”也得备足了。毕竟,烧的不是token,是心疼钱的程序员啊!

更让人惊喜的是,Agent现在能用浏览器了! 以前AI编程,很多时候还得靠“盲写”或者“看图说话”。现在Cursor内置了浏览器,Agent可以直接在里面导航、点击、输入、滚动、截屏,甚至还能调试和自动化测试应用。有用户直接反馈说,这功能让前端开发变得像“涂鸦”一样简单,直接选中要修改的内容,Cursor就能自动改好,真正实现了**“指哪儿改哪儿”**的梦想!

安全感爆棚?Bug也敢删库!其他亮点一箩筐

除了Composer和多Agent并行这两个“王炸”,Cursor 2.0还带来了一堆实用到“跺脚”的升级:

  • 代码审查功能升级:再也不用在N个文件之间来回跳转了!Cursor把所有修改都聚合在一个界面,让你一目了然,审查代码变得像看PPT一样轻松。

  • 沙盒终端默认开启:安全是重中之重。macOS版本的Agent命令现在默认在安全沙盒中运行,有读写权限,但无法访问互联网。这就像给你的AI助手戴上了“紧箍咒”,防止它“胡作非为”。

    “不过,有用户吐槽,自己第一次尝试,就遭遇了Agent的删库操作。”2

    额……虽然官方说安全性拉满,但万事皆有可能。看来,再智能的AI也得有个“保姆级”的使用说明书,不然安全是安全了,就是不知道用户的心脏能不能承受得住。

  • 语音模式:动动嘴就能调出Agent,实现语音控制。这简直是“懒癌患者”的福音,想象一下,你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用语音指挥AI编程,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 代码运行性能提升:LSP加载和Python、TypeScript的运行速度更快了,内存也优化了,告别卡顿,流畅 coding!

  • 后台计划模式:可以同时制定多个计划,让AI在后台“默默耕耘”,然后你再“翻牌子”选择最优方案。

  • 团队命令与知识共享:团队管理者可以自定义命令和规则,实现高效的知识共享。这意味着团队协作更丝滑,新手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 提示词界面优化:Agent现在能自主收集上下文了,你再也不用手动附加一大堆文件,输入提示词变得更简洁、更智能。

此外,Cursor 2.0在Agent框架稳定性、云端Agent可靠性方面也做了大量优化,还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专属福利,比如沙盒终端管理员控制、Hooks云端分发和审计日志,全方位保障企业级应用的安全与合规。

Cursor 2.0的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是对AI编程体验的一次全面探索和革新。它不再仅仅是一个AI辅助写代码的工具,而是一个集成AI大脑、多Agent协作、安全沙盒、智能UI于一体的全栈AI编程工作台

更深层次地看,Cursor借助Composer模型进一步坚定了自研模型的路线。它不完全依赖于外部模型,而是力求在速度和智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在未来AI IDE的竞争中,或许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那些掌握核心模型研发能力的公司,无疑将在未来的“AI编程大战”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毕竟,代码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就真的要“写”起来了!

引用


  1. Cursor 发布2.0 重大升级!|agent - 网易·网易·(2025/10/30)·检索日期2025/10/30 ↩︎

  2. Cursor 2.0来了,多agent并行,自研模型30秒跑完多数任务 - 36氪·智东西·陈骏达(2025/10/30)·检索日期2025/10/30 ↩︎ ↩︎ ↩︎ ↩︎

  3. 刚刚,Cursor 2.0携自研模型Composer强势登场,不再只做「壳」·网易·(2025/10/30)·检索日期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