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GitHub CEO Thomas Dohmke 爷青结地官宣辞职,还抱怨在微软“束手束脚”;与此同时,GitHub 将彻底“嫁入”微软 CoreAI 部门,从此没了CEO,只为AI“打工”。这背后,Dohmke 似乎要“押宝”AI Agent,准备“反攻倒算”?
一场科技圈的“大瓜”猝不及防地砸了下来。昨天,全球程序员的“精神家园”GitHub 突然传出重磅消息:CEO Thomas Dohmke 闪电宣布辞职,并将在今年底正式“下线”。更劲爆的是,这个被微软以75亿美元“天价”娶回家的“独立大小姐”GitHub,从此以后将不再设 CEO,直接被“收编”进微软的 CoreAI 部门。这波操作,简直是“爷青结”与“活久见”的完美结合!
“憋屈”CEO告别:打工人难,当大厂CEO更难?
Dohmke 这位 GitHub 的第二任“掌门人”,自2021年底上任以来,也算是“战绩斐然”。他接手了当初与 OpenAI 联手推出的 GitHub Copilot,并一路“肝”到了今天。据说,Copilot 的用户数已经飙升到2000万,短短三个月就多了500万,这增长速度,简直是**“坐了火箭”**!
然而,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却藏着不少“难言之隐”。D就像一个身处围城的“打工人”,外面看是风光无限的CEO,内里却自曝“受限重重”。他曾在一个播客中大倒苦水,直言自己面临着预算、员工人数的“紧箍咒”。
“我们的待办清单永远列不完。” Dohmke 吐槽道,那些来自用户,希望在 GitHub Issues 或 Projects 里加功能的需求,简直是**“一茬接一茬,永远割不完的韭菜”**。 1
更让他“憋屈”的是,有时候一个新功能上线,开发者社区能直接“骂蠢”,说这是**“反人类设计”;但与此同时,另一批人却能“夸上天”,直呼“神操作”**。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评价,可能让这位CEO也体会了一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
Copilot 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虽然用户量“蹭蹭涨”,但**“翻车现场”也不少。比如,它曾“不小心”泄露了几家大公司的私有代码仓库,这简直是程序员的“噩梦级BUG”。而且,最近的调查显示,虽然AI辅助编码工具用得多了,但大家对它的准确性信任度却在“走下坡路”。毕竟,那些“看似正确,实则一团糟”**的“AI代码”,反而给开发者增加了不少“擦屁股”的活儿。
微软“收编”GitHub,这是要下什么“大棋”?
Dohmke 的离职,以及 GitHub 未来不再设 CEO 的安排,无疑是微软在AI时代下的一步**“妙手”。自2018年微软“壕气”收购 GitHub 以来,它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运营姿态。但从明年开始,GitHub 将直接向微软的核心AI部门——CoreAI 团队汇报工作。这感觉就像是:“养了多年,现在终于要融入大家庭,不再是外人了!”** 2
微软这么做的逻辑其实很清晰。今年1月才成立的 CoreAI 部门,简直是微软**“ALL IN AI”的宣言。这个团队由前 Meta 高管 Jay Parikh 亲自挂帅,目标就是打造微软及其客户的“AI平台和工具”,而“拓展 GitHub Copilot”**更是被明确定为重点任务。
既然 GitHub Copilot 是微软 AI 战略的“亲儿子”,那么把 GitHub 这个“亲妈”直接划归到 CoreAI 部门,让**“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波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资源整合”。用微软 CEO 萨蒂亚·纳德拉的话说,就是“我们内部的组织界限对客户和竞争对手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2 这言外之意就是:“别管那么多,都给我拧成一股绳,往AI上冲!”**
CoreAI 的负责人 Jay Parikh 对未来更是**“野心勃勃”。他有一个大胆的愿景——把微软的平台变成任何企业都能借助的“智能体工厂(AI Agent Factory)”**。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比尔·盖茨当年要让微软成为“软件开发人员的聚集地”?现在,AI Agent 似乎成了新的“淘金热”,而微软正试图成为那个提供“铁锹和淘金工具”的“卖水人”。
Dohmke“押宝”AI Agent:要“反攻”老东家?
Dohmke 虽然“出走”了,但他可没打算“躺平”。他告别信里明确说了,要**“重新成为一名创始人”。听着这口气,感觉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而且还要“搞事情”!
他看准的下一个风口,就是**“AI Agent”。Dohmke 认为,AI Agent 在未来生成代码的质量会“超越人类”,为啥?因为它们能无限扩容,人类没空找的bug,它们能“掘地三尺”**地找出来。
“世界很快将见证数十亿开发者被数十亿 AI Agent 赋能,每个 AI Agent 都将人类的智慧印刻在软件的新淘金热中。” Dohmke 在告别信中激情展望。 2
这话听起来,简直就是**“未来的代码都是Agent写的,人类只负责‘监工’!”但他同时也抛出了一个灵魂拷问:我们信得过这些AI生成的代码吗?他认为,GitHub 的初衷就是人类协作,未来的挑战是如何在AI Agent“爆炸式生产代码”的同时,让人类保持对代码质量和安全性的“掌控权”**。
Dohmke 还预言,未来会分成两类开发者:一类是**“模型和 Agent 的搭建师、验证师”;另一类则依然是“代码诗人”,用AI来处理那些“不想做的琐事,比如写测试、文档”,把宝贵的时间留给“真正的创造力爆发”**。
“核心是8小时怎么分配:发挥创造力、搞创新,还是只处理琐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很多开发者一天可能只有**“4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在写代码”,剩下时间全在“开会、回邮件、审代码、更新服务器”。如果AI Agent能把这些琐事“包圆”了,那开发者不就能“天天摸鱼搞创新”**了?
眼下,Cursor、WindSurf 等一众竞品都在AI编程工具领域**“卷”得不亦乐乎**。Dohmke 倒是很淡定,他觉得这是好事,整个软件生态会跟着“水涨船高”。而他自己,则要投身到这场由AI Agent引领的“新淘金热”中,以创始人的身份,去**“挖”**属于自己的金矿。
Dohmke 的离职和 GitHub 的“被收编”,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更像是微软在AI大潮下,进行的一场**“乾坤大挪移”。未来,AI Agent 是否真的能成为软件开发的“王炸”**?而 Dohmke 带着他的Agent梦想,又将如何搅动这池春水?时间会给出答案。
引用
-
GitHub CEO Thomas Dohmke on AI, coding, Copilot, and OpenAI·The Verge·Nilay Patel(2025/8/12)·检索日期2025/08/12 ↩︎
-
GitHub CEO Thomas Dohmke 突然宣布辞职,并透露GitHub将不再独立运营,而是整体并入微软新成立的CoreAI工程集团·腾讯新闻·(2025/8/12)·检索日期2025/08/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