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炸锅”!ImageNet大神苏昊或“空降”复旦,具身智能要“C位出道”?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最近科研圈有个大瓜:ImageNet大神苏昊被传要从UCSD“跳槽”复旦,虽然还没官宣,但如果成真,那简直是给国内具身智能赛道打了一剂“强心针”,搞不好要上演一出“天才归来”的好戏!

最近几天,AI学术圈像被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有传言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副教授苏昊,这位坐拥13万被引、ImageNet项目的早期“功勋玩家”,可能要“空降”复旦大学了!这消息一出,各路“吃瓜群众”立刻搬好小板凳,好奇心指数直接拉满。毕竟,这可不是小事,如果传闻属实,复旦乃至整个中国具身智能的未来格局,说不定都要被**“重新定义”**。

但就像所有“顶流”八卦一样,目前官方还没“盖章认证”,苏昊本人和复旦方面都保持着神秘微笑。这到底是“狼来了”,还是“真香警告”?我们不妨先来扒一扒这位大神,看看他究竟有何“魔力”,能让整个科技圈为之沸腾。

谁是苏昊?从ImageNet到“具身智能”的“开挂”人生

提起苏昊,那真是妥妥的“学霸顶流”配置。他本科毕业于北航,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后,一头扎进了普林斯顿、斯坦福的学术“深水区”。他的人生履历简直就是一本AI视觉与机器人发展的“百科全书”:

  • ImageNet的“奠基人”之一:在李飞飞老师的带领下,他深度参与了ImageNet这个**“AI视觉世界的活字典”的建设。要知道,ImageNet可是“引爆”深度学习革命**的关键之一,没有它,可能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AI奇迹。
  • 3D视觉的“火眼金睛”:博士阶段,他师从李飞飞和Leonidas Guibas,成了3D视觉领域的**“拓荒者”**。
    • 他贡献了ShapeNet,一个大规模三维模型库,相当于给AI提供了海量的“立体图片”来学习。
    • PointNet和PointNet++这两套神经网络架构,更是让机器拥有了直接“理解”点云数据的超能力,就像给AI装上了一双能看清物体真实轮廓的“千里眼”。
    • PartNet则进一步教AI如何将3D物体**“大卸八块”**,理解其部件结构。
  • “具身智能”的“造梦师”:当视觉技术逐渐成熟,苏昊又把目光投向了更酷炫的方向——让机器能动起来,能感知,能操作。他率先提出了SAPIEN,一个可泛化的机器人操作模拟器;紧接着又推出了ManiSkill平台,简直就是给机器人搭建了一个**“线上练功房”**,让它们能在虚拟世界里“摸爬滚打”,学习各种复杂技能。
  • 学术与商业的“双面侠”:他不仅在学术界“呼风唤雨”,还在UCSD任副教授的同时,联合创立了Hillbot公司1。这家公司的目标,就是要把具身智能、三维生成和模拟器这些**“硬核科技”**,变成能实打实解决问题的产品。

看看这高达13.3万次的论文引用量,简直是把“优秀”两个字写在了脸上。这样的“宝藏人才”,无论去哪里,都会引起一场“地震”吧?

到底有没有“落地复旦”的可能?“瓜田里蹦迪”也得看清脚下

尽管“苏昊要来复旦”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各种社交媒体和学术圈的“小道消息”满天飞,有说他要**“双聘”的,有说复旦正在为他“预留位置”,打造“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的。甚至有网友猜测,复旦这是要“All in”具身智能赛道,苏昊就是他们手中的那张“王牌”**。

“坊间传言,复旦这回是下了血本,要把具身智能搞成他们的‘王牌项目’,不然怎么能请动苏昊大神呢?” ——某知乎网友的“神预测”2

然而,截至目前,无论是复旦的官方网站,还是苏昊在UCSD的个人主页3,都没有发布任何正式声明。苏昊的个人主页依旧显示他是UCSD的“Associate Professor,CTO & Chairman of Hillbot”4。国内的投资平台,也暂时没查到Hillbot在国内有确切的融资记录或与复旦的深度绑定。

所以,咱们这些“吃瓜群众”在“瓜田里蹦迪”的同时,也得保持清醒。现阶段,这更像是一场**“极有可能但未定”的高规格人才“挖角”大戏**,而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即便如此,这传闻本身就足以说明,苏昊的影响力有多大,以及具身智能这个赛道有多“香”。

如果“官宣”成功,复旦和中国具身智能将迎来什么?

假设这个传闻最终变成了现实,那可就不是简单的“添砖加瓦”,而是**“核弹级”的战略部署**。苏昊的加盟,对复旦乃至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 具身智能“超进化”:填补空白,直冲头部!

目前,国内在机器人、模拟器和三维生成这些硬核具身智能方向的高校阵地还相对稀缺。如果复旦能成功“牵手”苏昊及其团队,无疑将迅速构建起一个**“定海神针”级别的核心力量。想想看,苏昊在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机器人仿真方面的深厚积累,一旦与复旦现有的计算机、自动化、材料、工程等优势学科“交叉融合”,那简直是“王炸组合”,能让复旦在国内具身智能领域“C位出道”**,直接跻身第一梯队!

### 国际化“朋友圈”:引爆学术“化学反应”!

苏昊不仅学术成果斐然,在国际顶级会议、数据库建设和开源平台(比如SAPIEN、ManiSkill、ShapeNet)方面都拥有超强影响力。他的回归,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AI前沿的**“任意门”。这不仅会带来一批国际顶级的科研项目,吸引更多国际合作者和优秀学生,还能让复旦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化节奏瞬间“提速”,构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科研平台与人才枢纽**。

### 企业+学术“双向奔赴”:加速技术“下凡”!

苏昊已经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纯学者了,他创办Hillbot,致力于将仿真与3D生成技术**“产业化”。这意味着,他的到来不仅能为复旦带来顶尖的学术研究,更能带来“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实战经验**。校企合作、产业服务、技术孵化,这些过去可能停留在PPT上的美好愿景,有望在他的推动下**“开花结果”。这对国内的机器人、智能制造、物流、自动化等行业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科技燃料”**。

挑战与风险:顶配“挖角”的“附加题”

当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一桩顶级人才的引进,背后也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灵魂拷问”**和挑战:

  • 机制配套: 复旦能否提供足够的自由度,让苏昊在研究、创业、平台搭建方面**“放开手脚”**?
  • 团队落地: 他是否愿意把远在美国的实验室团队“打包”带来?这涉及到学生安置、科研延续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 资源支持: 先进的设备、充足的资金、高效的行政支持,这些“弹药”能否及时跟上,让科研**“火力全开”**?
  • 战略定位: 复旦是否真的将具身智能作为未来长期核心战略方向?这需要校方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投入

展望:拭目以待的“具身智能”新篇章

苏昊要不要来复旦,目前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但他所具备的背景、技能和资源,无疑使他成为国内在具身智能领域最具“颠覆潜能”的人才之一。如果这件大事真的尘埃落定,复旦可能将成为中国最早拥有“具身智能头部实验室+创业载体”**的高校之一,从而在未来AI机器人竞争中抢占先机。

届时,我们或许会看到一场由顶尖人才引领的**“具身智能大爆发”,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而是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而复旦,也可能因此站在中国科技创新的“风口浪尖”。我们将持续关注这出科技圈的“大戏”,看看苏昊的归来,能否为复旦乃至中国的具身智能,带来一场真正的“大变局”**。

引用


  1. 13万被引!ImageNet作者苏昊或将加盟复旦 · 网易(2025/10/10)· 检索日期2025/10/10 ↩︎

  2. 知乎问答:如何看待苏昊将赴复旦任教的传闻? · 知乎(2025/10/10)· 检索日期2025/10/10 ↩︎

  3. Hao Su Bio · Computer Science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2025/10/10)· 检索日期2025/10/10 ↩︎

  4. EP 55. 对话UCSD副教授苏昊:从学术到创业,深度解读... · OnBoard!(2025/10/10)· 检索日期2025/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