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觉醒,资本的狂奔:宇树科技的IPO与具身智能的中国梦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宇树科技的IPO计划正将中国具身智能领域推向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其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的既有优势和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急切布局,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智能机器人商业化潜力的炽热追逐。此次上市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关键的扩张资金,更预示着一个由技术创新和资本涌动共同驱动的、竞争激烈的“智能体竞赛”的到来。

当机器狗不再满足于在草坪上追逐皮球,而是开始学着两足直立行走,它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资本市场的璀璨灯光。中国的宇树科技,这家以其灵活的四足机器人蜚声国际的企业,正准备在A股市场进行一场意义非凡的“登月竞赛”——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递交上市申请1,并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率先登陆A股市场的公司1。这并非仅仅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寻常融资之旅,更是中国乃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进入商业化深水区的一声号角。

宇树科技的商业轨迹,颇具硅谷式传奇的色彩。自2016年创立以来,它凭借Go系列和B系列机器狗,在全球消费级足式机器人市场占据了逾_60%的份额,2024年四足机器人销量达_2.37万台,几乎占据全球市场的_七成_江山12。这些机器狗,约_80%被用于科研、教育与消费,剩余_20%则在工业巡检与消防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真正的野心,如同隐藏在冰山下的巨大形体,正逐步浮出水面:人形机器人业务。2024年,人形机器人已占据公司销售额的_30%,交付量突破_1500台,据开源证券研报称,这使其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企业之一3。王兴兴,这位宇树的实际控制人,颇为自信地宣称,其G1产品是2025年全球出货量最多的人形机器人3

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而贪婪。宇树科技的成长,正是由一连串知名机构的持续加持所铸就的。美团、红杉中国、经纬创投早早便在其股东名单之列,而最近完成的C轮融资,更吸引了中国移动基金、腾讯、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等巨头入局,将公司估值推高至_100亿元人民币_以上1。随着IPO辅导工作的启动,其估值已突破_120亿元_4。这份耀眼的履历,无疑是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这一概念投下的信任票。毕竟,如果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那么这些能够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智能体,便是那未来能源的勘探者与开采机。

市场格局重塑:人形与足式的双雄争霸

然而,通往“具身智能第一股”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宇树科技并非孤军奋战。在中国,具身智能的赛道已是群雄逐鹿。智元机器人凭借超过_150亿元_的惊人估值,正以“抄近道”之势极速奔向A股5。优必选、傅利叶机器人、银河通用等一众玩家,也都在摩拳擦掌,试图在这场“机器人军备竞赛”中抢占先机。

竞争的激烈程度,从那些“大单”的争夺中便可见一斑。中国移动旗下公司2025-2027年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标包_1.24亿元_,最终由智元机器人(全尺寸)和宇树科技(小尺寸、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联合中标,刷新了当时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记录3。优必选则以_9051.15万元_的成绩,创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中标金额最高纪录3。这些订单,如同点燃了具身智能商业化的星星之火,预示着行业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从科研院所走向零售门店的转折。

商业化挑战:从“手”到“脑”,再到“量产”

尽管资本热潮涌动,订单屡创新高,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着重重挑战。首先是技术本身的成熟度。智元机器人曾将自家“远征A2”的智力水平比作“2岁小孩”3——这或许带着一丝幽默,但也暗示了当前AI智能化水平尚未达到通用人工智能阶段,机器人在理解人类指令、适应复杂场景方面的局限。其次,供应链的成熟度也亟待提升。多位受访者表示,人形机器人尚未解决“手”和“脑”的核心问题,而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3。目前,各家厂商多是自行设计,再找供应商定制非标准化零部件,这种“手搓”模式在追求大规模量产时,效率与成本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不过,行业共识正逐渐形成:工业场景有望早于服务场景,率先形成商业闭环。工业环境相对标准化,对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要求较低,且工作对象主要是物而非人,监管门槛相对宽松3。宇树科技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其四足机器人有_20%_已用于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也正逐步向这一方向渗透。智元机器人在富临精工工厂落地的近百台轮式通用机器人,以及优必选在汽车工厂的尝试,都在证明工业场景的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蹒跚学步的巨人,与资本的耐心博弈

宇树科技的IPO,无疑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具身智能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仅是一次资本层面的胜利,更是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一次强力验证。王兴兴预言,未来几年全行业的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能保证每年翻一番,甚至在技术突破下,可能突然达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台3。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的数据也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_4000亿元_,销量突破_500万台_3

然而,在这一片蓬勃景象之下,市场也需保持清醒。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巨人,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机遇。资本的耐心,技术的演进,以及市场对于真正“有用”且“划算”的智能体的需求,将共同决定这场宏大叙事的最终走向。宇树科技的上市,是这场宏大叙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能否引领中国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的梦想走向大规模的商业现实,我们拭目以待。

引用


  1. 宇树IPO,时间定了 · 创投日报 · 陈抗 (2025/7/23) · 检索日期2025/9/3 ↩︎ ↩︎ ↩︎ ↩︎

  2. 人形机器人赛道再掀“资本热” 今年融资已超百起 - 新闻 · 羊城晚报 (2025/7/23) · 检索日期2025/9/3 ↩︎

  3. 优必选、智元领跑,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订单与交付能力透视 · 《财经》新媒体 · 刘芬 (2025/8/19) · 检索日期2025/9/3 ↩︎ ↩︎ ↩︎ ↩︎ ↩︎ ↩︎ ↩︎ ↩︎ ↩︎

  4. Unitree Technology Initiates IPO with Valuation Over 10 ... · 36氪出海 (2025/7/23) · 检索日期2025/9/3 ↩︎

  5. 宇树扎堆上市,半年300 亿融资背后,机器人赛道「太火了」? · 中国风险投资网 (2025/7/23) · 检索日期202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