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AI又演“宫斗剧”?图灵奖大佬LeCun怒发“内涵帖”,28岁新上司竟是“卡脖子”元凶?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Meta AI最近可真是“瓜田李下”,图灵奖大佬LeCun疑似发帖“内涵”28岁新上司Alexandr Wang,嫌人家没PhD不够格当“研究员”。这背后,是Meta AI重组带来的权力洗牌,以及科研理想与商业落地的“世纪大PK”,把LeCun气得都去当兼职顾问了!

最近,科技圈的吃瓜群众可是忙坏了!Meta AI内部,一场职场“宫斗剧”正火热上演,主角是咱AI界的老牌“顶流”——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和一位年仅28岁、靠创业跻身亿万富翁的“硅谷新贵”Alexandr Wang。这俩人,一个学术泰斗,一个商业奇才,如今却因为一纸“内涵帖”和一堆让人浮想联翩的组织架构调整,把Meta的AI部门搞得鸡飞狗跳

图灵奖大佬“内涵”新上司:没PhD,你也配搞AI研究?

故事的导火索,是LeCun老爷子亲自下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研究员标准”的帖子。字里行间,那股**“阴阳怪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隔空喊话”。他列出了成为一名合格AI研究员的四大金刚标准**:

  • 发表研究成果,开源代码: Google Scholar和GitHub必须有“战绩”。
  • 学术影响力: Google Scholar论文引用量和h指数,得是“硬通货”。
  • PhD学位: 虽然有例外,但没博士学位的优秀研究员,那也是**“凤毛麟角”**。
  • 持续输出: 读研就开始发论文,工作后也得继续**“搞事情”**,不然就“沦为”工程师或管理者了。

LeCun还特意强调,研究和工程/产品开发是两码事儿,动机、激励、模式都不同。这话听着中肯,但结合Meta最近的AI部门重组,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指桑骂槐”**,矛头直指他的新老板——28岁的Alexandr Wang。

Alexandr Wang,何许人也?麻省理工辍学,创办Scale AI,28岁就成了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翁,妥妥的**“商业奇才”。但要是用LeCun那套学术标准来衡量,Wang的“功课”可就差远了:没博士学位,Google Scholar论文只有可怜的几篇,被引量也跟LeCun那42万的“天文数字”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这下好了,学术咖商业咖的鄙视链,直接在Meta内部“明牌开撕”**了!

“将帅不和则必败。”这话放哪儿都适用,何况是AI这个兵家必争之地1

Meta AI的“权力游戏”:论文要审批,FAIR成“小媳妇”?

那么,这场“内涵大戏”的背景板是啥?那可就复杂了。前段时间,Meta进行了一次**“史诗级”AI部门大重组**,把原有团队**“一拆为四”**,成立了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1

  • TBD Lab: 由Alexandr Wang掌舵,专攻前沿探索性研究(名字都叫“to be determined”,听着就很“神秘”)。
  • FAIR: LeCun一手创办,专注于长期技术研究,这回被**“划拉”**到MSL旗下,由Robert Fergus领导1
  • 产品与应用团队: 负责技术落地。
  • 基础设施团队: 搞定算力支持。

原本以为,这四个部门都是“平起平坐”的兄弟,结果**“剧情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内部爆料称,Wang领导的TBD Lab不仅要审核FAIR的论文,还要“借调”FAIR的人才去搞技术落地。这不就等于“工程岗”插手“科研岗”,还把学术带头大哥“架空”了吗?更别提,Wang在部门重组后,还以“首席AI官”的名义发了内部备忘录,那架势,简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把LeCun“压了一头”**1

这下LeCun可不乐意了。他一手创立的FAIR,当年可是以“开放研究”为宗旨,贡献了PyTorch、V-JEPA等一堆**“业界良心”的开源成果2。现在,FAIR就像个“皮球”,被Meta踢来踢去:元宇宙时代塞进Reality Labs,生成式AI时代又划到GenAI,现在又被Wang“管束”,连论文发表都要“看脸色”。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操作,换谁能忍?LeCun这番“点名”,摆明了是在捍卫FAIR的科研独立性,顺便“敲打”一下这位“年轻气盛”**的新上司。

当科研理想撞上“卷王”现实:Meta AI的“求生欲”

这场**“将帅不和”的戏码,恰恰暴露了Meta AI战略的尴尬处境**。LeCun一直强调,AI要想实现突破,不能只靠**“堆大模型”,需要一种全新的范式,但这种范式至今“仍在寻找中”。而Alexandr Wang的思路,显然更偏向“快速落地、见效为王”**。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Meta**“太着急了”**!

  • 追赶OpenAI和谷歌: 在AGI赛道上,Meta急需“弯道超车”,小扎需要的不是“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突破,而是**“立竿见影”**的产品成果。
  • Wang的“香饽饽”: Alexandr Wang的商业头脑和执行力,正好对上了小扎的胃口,他就是Meta这艘**“AI巨轮”急需的“掌舵人”**。
  • FAIR的“困境”: 在这种“结果至上”的氛围下,FAIR那种开放研究的理想,恐怕是**“前路漫漫”。机器之心曾爆料,FAIR的GPU资源相对于GenAI部门只有5%,甚至不共享数据和代码2,这在“算力为王”的AI时代,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Meta曾斥巨资从OpenAI、谷歌等竞争对手处**“疯狂挖角”,用“一亿美元”天价薪酬吸引顶尖人才23。然而,这种“撒币”策略也带来内部管理上的挑战**,人才流失与天价招聘并存,新旧团队的磨合与紧张关系逐渐浮现。扎克伯格的这次改革,旨在整合资源、强化工程执行力,以期在AI竞赛中**“打个翻身仗”**。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LeCun或已“骑驴找马”

就在Meta内部“风起云涌”之际,一个耐人寻味的消息传出:在传出LeCun可能要离职Meta之际,一家名为Everlyn的初创公司官宣,聘用LeCun担任学术顾问4。这家专注于AI视频模型的平台,创始人Harry Yang正是前Meta研究科学家,LeCun本人还曾为其转发祝贺。

这举动,是不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信号呢?虽然LeCun目前仍是Meta的首席AI科学家,但这兼职顾问的身份,无疑给Meta本就“危机四伏”的AI战略,又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科研自由与商业落地,这几乎是所有科技巨头都面临的**“永恒命题”。当图灵奖得主这样级别的科学家,都不得不面对“小他一倍”的商业负责人“指手画脚”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Meta的这场“大刀阔斧”改革,究竟能带领它走向“凤凰涅槃”,还是“引火烧身”?这场“AI罗生门”**的最终结局,我们且看且珍惜!

引用


  1. 科技巨头Meta重组AI团队战略涵盖短期到长期全线任务·财联社·赵昊(2025/8/19)·检索日期2025/9/5 ↩︎ ↩︎ ↩︎ ↩︎

  2. LeCun要向28岁的Alexandr Wang汇报!这是Meta新AI团队的一些····机器之心·泽南、杜伟(未知)·检索日期2025/9/5 ↩︎ ↩︎ ↩︎

  3. Meta AI权力大洗牌!28岁矽谷华人主导闭源模型开发图灵奖得主传遭...·Yahoo Finance·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9/5 ↩︎

  4. 加盟初创,任学术顾问·新智元·新智元(2025/9/5)·检索日期202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