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Opal:AI应用“搭积木”,手残党也能变“魔法师”?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谷歌Opal这波操作可太秀了!它把AI应用开发变成“搭积木”,连手残党都能轻松搓出自己的AI小程序。现在还扩大到15个国家,简直是给全球“想搞事儿”的AI小白们发福利,AI普惠的号角算是彻底吹响了!

“Hello,World!”这句程序员的“入行咒”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但真要敲代码,那感觉就像打开了“天书”。好在,AI时代,门槛正在被悄悄拆掉。最近,谷歌旗下的“神仙”工具Opal就搞了个大新闻:它要向全球15个新国家敞开大门,而且,建AI应用还会变得更容易! 这波操作,简直是给想玩AI但又怕代码的“小白”们,喂了一颗定心丸。

想象一下,你脑子里有个超酷的AI点子,但一想到要写Python、调模型、搭框架,头就开始痛。没关系,谷歌Opal来帮你“拔草”了。

技术大揭秘:这玩意儿到底怎么工作的?

Opal,这个来自谷歌实验室的“秘密武器”,打从娘胎里就带着“无代码”的基因。它不是让你去啃那些硬核的机器学习理论,也不是逼你对着终端敲得手指打结。Opal的逻辑,简单到让你怀疑人生:你只需要用大白话(自然语言)告诉它你想干啥,然后它就能帮你“画”出来,最后生成一个AI迷你应用。 没错,就像对AI精灵许愿一样!

这个“无代码AI应用构建器”的核心玩法是这样的:

  • 自然语言驱动:你可以直接用口语化的描述,比如“帮我写一个能总结长文的AI工具”,Opal就能领会你的“意图”。
  • 可视化编辑:它会把你的指令转换成一个个可视化的工作流,就像搭乐高积木一样,每一步骤都清清楚楚。哪个环节不满意?直接在图上点一点、拖一拖,就能轻松修改提示词或者添加新功能。简直是“所见即所得”的AI版!1
  • 智能连接:Opal能把复杂的AI模型、各种提示词(Prompt)和工具像串糖葫芦一样连接起来。它就像一个“AI总管家”,帮你把底层的技术细节都处理得服服帖帖,你只管提需求,剩下的交给它。

用更形象的比喻来说,传统的AI开发就像盖楼,你得从打地基、砌砖头、铺管道开始,每一步都得亲力亲为,而且还得懂各种建筑原理。而Opal呢?它直接给你一套**“AI应用组装工具包”**,里面有各种预制好的模块,你想盖什么样的“AI小别墅”,只要把模块拖来拖去、拼在一起就行,而且还能随时调整布局。这对于那些有创意、有想法,但就是“代码手”不行的“非技术党”来说,简直是“开挂”了。

AI普惠:人人都能当AI“魔法师”?

“无代码”和“低代码”平台近几年一直都是科技圈的热词,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人人都能触手可及。 谷歌Opal的出现,更是把这股“平民化”的浪潮推向了AI领域。

回想一下,ChatGPT刚火的时候,多少人对着那个聊天框“玩疯了”?但那只是“使用”AI。Opal则更进一步,让你能“创造”AI。它让那些过去被技术门槛拒之门外的设计师、产品经理、运营甚至普通用户,都有机会把自己天马行空的AI创意变成现实。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这不就是**“科技与狠活儿”**的完美结合吗?你不需要懂得“八股文”般的代码规范,也不需要成为“炼丹师”去调试模型,只要你有想法,Opal就能帮你“搓”出来。这无疑将大大加速AI创意的原型设计和概念验证。

“Opal是加速对 AI 创意和工作流进行原型设计、通过功能性应用演示概念验证、构建自定义 AI 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的绝佳工具。”2 —— 划重点:这不就是说,以后人人都能是“AI产品经理”了嘛!

现在,Opal从最初的美国公开测试版,一下子扩展到15个新国家,这说明谷歌对Opal的潜力是相当看好的。它不仅要让更多人能用,还要让大家用得更顺手。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各种脑洞大开的AI迷你应用层出不穷,它们可能来自某个学生、某个小微企业,甚至是你身边不懂编程的同事。

谁说AI是高大上的科学?Opal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AI也可以很“接地气”,很“亲民”。 也许,你离成为下一个“AI魔法师”,只差一个Opal的距离了。赶紧去看看,你的AI“迷你应用”要怎么“搭”吧!

引用


  1. 谷歌实验室推出了Opal,一个用于创建AI迷你应用程序的可视化平台·InfoQ(2023/10/26)·检索日期2024/5/16 ↩︎

  2. 隆重推出Opal:描述、创建和分享您的AI 迷你应用·Google Developers Blog·Staff Research Scientist, Staff Software Engineer(2023/10/25)·检索日期2024/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