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OpenAI的“围城”:马斯克叩响数字巴斯底狱之门?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对苹果和OpenAI提起的反垄断诉讼,不仅是硅谷内部的又一场“权力的游戏”,更是一场事关全球AI市场未来走向的关键战役。此案或将重新定义科技巨头的“竞合”边界,并可能触发监管机构对数字生态系统及AI“数字石油”分配模式的深度干预,其商业价值在于打破潜在的市场壁垒,重塑创新活力与资本流向。

当旧金山联邦法院在_2025年8月26日_收到一纸长达47页的诉状时,硅谷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熟悉的火药味。原告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xAI公司,被告名单则星光熠熠——苹果(Apple)、OpenAI,以及两位当世科技界的“神祇”:蒂姆·库克(Tim Cook)与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此举并非空穴来风,它恰好发生在苹果高调宣布iPhone 16将搭载“Apple Intelligence 2.0”并与OpenAI的GPT-5深度捆绑的同一天。这出戏码,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精心编排的剧本,旨在将AI时代最核心的经济与权力冲突,公之于众。1

围城与攻防:垄断指控的经济解剖

马斯克,这位以“颠覆者”姿态游走于多个行业的天才商人,这次的矛头直指硅谷新旧势力的“非神圣联盟”。他的诉状如同四颗精心埋设的“数字炸弹”,旨在撼动苹果与OpenAI构建的看似坚不可摧的数字堡垒。

首先,是**捆绑销售(Tying)**的指控。诉状认为,苹果将其引以为傲的AI能力“强制焊死”在硬件生态中,此举公然违反了《谢尔曼法》(Sherman Act)第1条。iPhone用户在系统级调用GPT-5时,若不再有第三方选择菜单,这无疑是将OpenAI的产品变成了苹果硬件的“必需品”,剥夺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排挤了其他AI创新者的生存空间。这种策略,曾是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屡试不爽的把戏,如今在AI领域重现,令人玩味。

其次,矛头指向排他协议(Exclusive Dealing)。苹果向OpenAI慷慨解囊的_25亿美元追投,占股8%_,并获得董事会观察员席位,被解读为一笔颇具“封口费”性质的交易。马斯克声称,这笔交易促使OpenAI拒绝向xAI、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开放同等API权限,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创新循环。在“数据是新时代石油,算法是炼油厂”的当下,技术接口的排他性,无异于在数字石油管道上设置了专属闸门。

再者,是数据虹吸(Data Leverage)的担忧。iPhone本地模型回传用户提示词,OpenAI借此训练下一代模型,构建了一个“数据飞轮”的垄断闭环。这不仅仅是技术优势,更是对用户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再利用。当用户的每一次交互都成为巨头强化自身壁垒的砖瓦时,数据隐私与市场公平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OpenAI的ChatGPT在iOS端的下载量激增280%,而同期其他AI应用的平均增长率仅为45%,这数据差距并非单纯的市场选择,更像是精心设计的生态“重力场”作用结果。2

最后,是董事会串联(Interlocking Directorate)的指控。苹果高管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同时出任OpenAI董事会观察员,这被认为涉嫌《克莱顿法》(Clayton Act)第8条禁止的“连锁董事”。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事布局,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行业巨头间的默契协同,而非公平竞争。xAI的Grok即便日活已超1200万,但在App Store搜索“AI助手”时,ChatGPT的展示概率却比其他应用高出3.7倍,Grok的曝光量被压制了_62%_。这些数字,是冰冷的算法,也是炽热的权力角逐。3

巨头博弈:算力、生态与“竞合悖论”

这场诉讼并非弱者无力的哀鸣。xAI的底气,源自其背后由10万颗英伟达H100 GPU组成的“算力超级工厂”Colossus,日训练成本超过_200万美元_。依托这般恐怖的算力,Grok 4在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核心指标上已_逼近GPT-5_。更值得关注的是,xAI的开源策略,使得Grok 2.5开源后,GitHub相关仓库星标数48小时内突破5万,远超Meta的Llama 3,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影响力和社区号召力。马斯克深谙,在AI时代,谁掌握了算力与开源社区,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一部分。4

OpenAI同样非等闲之辈。其最新推出的GPT-5s模型引入“动态上下文”技术,能同时处理_20个并行任务_,训练成本高达_1200万美元_。OpenAI的技术优势与苹果的渠道优势珠联璧合,在市场上构筑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然而,这种联盟的背后,却隐藏着科技界亘古不变的“竞合悖论”(Coopetition Paradox):巨头们既需相互合作以推动技术边界,又不得不时刻提防被盟友“卡脖子”。据悉,苹果正秘密研发自己的AI Agent,试图摆脱对外部AI的依赖;而OpenAI也在布局硬件领域,拓展业务边界。这种战略上的未雨绸缪,暗示着今天的盟友,随时可能成为明日的劲敌。

法槌之下:全球AI版图的未来

此案的最终走向,或将成为全球AI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明确表示将密切关注,而欧盟反垄断机构也计划以此为契机,推动《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 Act)细则的落地实施。如果苹果被判违规,可能被迫开放更多系统接口,这将为xAI、Anthropic等众多竞争者打开一扇“希望之门”,打破现有的市场垄断格局。若OpenAI被认定为“关键基础设施”,其数据垄断地位亦将面临瓦解,中小开发者有望获得更多训练资源,从而激发整个AI行业的创新活力。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场诉讼揭示了AI时代科技行业深层的矛盾。AI已然成为当今的“数字石油”,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公平分配这些稀缺资源,如何防止少数巨头将创新之河改道为私家运河,是全球监管者面临的共同挑战。正如监管者面临的挑战不亚于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更换轮胎,这场诉讼的结果不仅关乎几家公司的商业利益,更将对全球AI产业的竞争格局、技术创新以及监管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期待法槌落下,能为AI行业描绘一个更趋公平与繁荣的未来图景。

引用


  1. 马斯克单挑“苹果×OpenAI”:一场垄断诉讼背后的AI暗战·36氪·Rayking629(2025/8/26)·检索日期2025/8/26 ↩︎

  2. 马斯克旗下xAI起诉苹果与OpenAI,指控两者合谋垄断AI市场·新闻 Sina.cn(2025/8/26)·检索日期2025/8/26 ↩︎

  3. 马斯克将OpenAI和苹果告上法庭:指控ChatGPT垄断iPhone·知乎专栏·(2025/8/26)·检索日期2025/8/26 ↩︎

  4. 马斯克起诉苹果与OpenAI ,称二者涉嫌非法垄断·品玩·(2025/8/26)·检索日期2025/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