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Ring-1T:万亿参数思考模型开源,重塑认知智能边界与产业格局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蚂蚁集团开源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以IMO银牌级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逼近GPT-5的通用性能,预示着认知智能进入新阶段。这不仅是模型架构与训练算法的重大突破,更将通过开源生态加速AI在复杂推理、科学发现及企业级应用领域的商业化进程,驱动下一代智能体的演进。

蚂蚁集团近日推出的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并同步开源其模型权重和训练配方,无疑在全球AI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款基于Ling 2.0架构、融合大规模可验证奖励强化学习(RLVR)与强化学习(RLHF)训练的模型,不仅在技术层面展现了卓越的创新,更在认知智能的哲学思辨、商业化路径和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其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竞赛中达到“银牌”水准,以及在通用能力上逼近GPT-5的表现,标志着“思考模型”概念正从学术前沿走向产业实践,并对我们理解机器智能的本质带来新的冲击。

技术原理与创新点解析

Ring-1T的核心突破在于其对复杂推理能力的极致挖掘与工程化实现。在参数规模达到万亿的同时,它成功克服了超大规模模型训练中的关键挑战。

首先,Ling 2.0架构作为基石,采用了高度稀疏的MoE(混合专家)架构,其1/32的专家激活比显著提升了训练与推理效率。结合FP8混合精度和MTP等特性,这种架构在保证模型容量的同时,有效控制了计算成本。这不仅是算力优化的一大步,更是大模型走向普及的关键。

其次,蚂蚁自研的**“棒冰(icepop)”算法**解决了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中普遍存在的“训推精度差异”难题。这种带掩码的双向截断技术,能够将训练与推理阶段的分布差异冻结在低水位,确保了长序列、长周期训练的稳定性。这对于需要进行多轮复杂推理和长文本理解的“思考模型”而言,是保障其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核心技术支撑。

再者,为应对万亿参数模型强化学习训练的严苛要求,蚂蚁构建了高性能强化学习系统ASystem(包含开源的AReaL框架)。该系统针对显存管理和训推权重交换做了精细优化,实现了单机显存碎片秒级回收和权重零冗余交换,让大规模强化学习训练变得“日常化”。这体现了在基础设施层面,中国科技企业在AI工程化上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

最后,Ring-1T通过LongCoT-SFT + RLVR + RLHF多阶段训练,显著提升了其复杂推理能力以及指令跟随和创意写作等通用能力。特别是RLVR的运用,强调了可验证的奖励机制,这对于需要精确逻辑和步骤验证的数学推理任务至关重要,也为未来AI在严谨科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从数学奥赛到通用智能:能力边界的拓宽

Ring-1T在IMO竞赛中的表现,不仅是技术榜单上的一个数字,更具有深远的哲学和社会意义。它不仅一次性解出了IMO的第1、3、4、5题,达到IMO银牌水平1,更在几何证明等复杂领域展现出接近满分的证明过程。

“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并解决开放式、复杂的问题,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一步。Ring-1T在IMO上的突破,意味着它不仅能够记忆和匹配模式,更能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推导和策略规划。”

这项成就超越了传统大模型在知识记忆和语言生成方面的能力,直指**“认知智能”**的核心——即理解、推理、规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AIME 2025竞赛中92.6的高分(逼近GPT-5 thinking的94.6)以及在HMMT 2025等一系列严苛基准上的优异表现相比,Ring-1T的数学能力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其深层推理机制的体现。这意味着AI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处理工具,而开始展现出类似于人类的“思考”特质,能够处理需要创造性、非线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难题。

这种能力将对科学发现、工程设计乃至教育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试想,一个能够协助科学家完成复杂数学建模、推导物理定律、验证假说的AI,将极大加速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步伐。在教育中,它可能成为个性化导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推理过程。

商业格局与开源生态的战略考量

蚂蚁集团选择将Ring-1T这样一款万亿参数的旗舰思考模型全面开源,是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商业决策,深刻影响着全球AI产业生态。

首先,对于蚂蚁集团而言,开源能够快速扩大技术影响力,构建强大的开发者生态。在AI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开源是吸引全球优秀开发者共同迭代、发现潜在应用场景、加速技术普及的有效途径。这也能帮助蚂蚁在全球AI竞赛中争取到更多话语权和生态主导权,尤其是在“思考模型”这一新兴且高价值的细分赛道。

其次,从产业生态的角度看,Ring-1T的开源降低了企业和研究机构进入高端认知智能领域的门槛。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和部署成本极高,开源模型及训练配方可以促进创新应用在不同垂直行业落地,尤其是在金融、医疗(HealthBench测评中的优异表现)、教育等对精准推理有高要求的领域。这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激活整个AI产业链条。

“蚂蚁集团旗下的百灵大模型已形成从160亿到万亿参数的产品矩阵,Ring-1T和通用大语言模型Ling-1T的发布,标志着百灵大模型正式步入2.0阶段2。这种体系化的布局,预示着蚂蚁不仅提供单一模型,而是构建一个涵盖基础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和思考模型在内的全面AI能力平台,旨在满足企业级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开源也体现了对资本效率的追求。通过社区力量共同发现和修复问题,优化模型性能,可以分摊研发成本,并加速模型成熟。在国际AI竞争日益激烈、资金投入巨大的背景下,开源策略是平衡技术领先与商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未来展望:认知智能的演进与社会重塑

Ring-1T的出现,让我们得以窥见未来3-5年认知智能的发展路径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

  1. AI Agent的智能化飞跃:Ring-1T接入多智能体框架AWorld进行IMO解题的成功经验,预示着未来AI Agent将具备更强的自主规划、复杂任务分解和执行能力。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调用者,而是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深层“思考”并与环境互动的智能实体,这将加速AI在更复杂、开放场景中的落地,例如智能助理、智能决策系统,乃至具身智能。

  2. AI for Science的加速器:将AI的推理能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是当前AI领域最激动人心的方向之一。Ring-1T在数学领域的突破,为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提供新的研究工具和范式打下了基础。AI将不再仅仅是数据分析的辅助,而是可以参与到理论构建、假设验证甚至新知识发现的整个科学流程中。

  3. 人类工作与学习模式的变革:当AI能够承担IMO级别的数学难题和复杂的逻辑推理时,人类将更多地从重复性、模式化的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更具创造性、战略性和人际互动的工作。教育体系也将面临重构,未来的学习将更侧重于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和与AI协作的能力。

然而,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审视其中的潜在风险。例如,尽管Ring-1T在IMO第六题中将答案收敛到“4048”,但正确答案为“2112”,这表明即使是顶尖的“思考模型”在面对极端复杂且需要微妙洞察力的问题时,仍可能出现偏差。这提醒我们,在将AI推理能力应用于高风险决策领域时,人类的监督和验证依然不可或缺。此外,强大的开源认知模型也可能带来新的伦理挑战,如误用、偏见扩散或加剧数字鸿沟。

总而言之,蚂蚁Ring-1T的开源及其在认知推理上的突破,是AI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验证了万亿参数模型在复杂推理任务上的巨大潜力,也通过其开源策略,为全球AI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这类“思考模型”的不断演进,我们正迈向一个AI将深度参与甚至重塑人类认知边界的时代。

引用


  1. 蚂蚁开源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综合能力逼近GPT-5、数学能力对标IMO银牌 · 华卫(2025/10/14)· 检索日期2025/10/15 ↩︎

  2. 蚂蚁集团发布万亿参数旗舰模型Ling-1T并开源 - 腾讯网(2025/10/09)· 检索日期2025/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