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Sora 2这个AI视频生成界的“顶流”,最近在“数手指”这种幼儿园级别的任务上栽了跟头,不仅让网友玩坏了OpenAI CEO奥特曼,还引发了关于AI伦理和商业化方向的灵魂拷问。看来,AI想要真正理解“人情世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以为AI视频生成模型已经能“以假乱真”了?现实可能会给你一个**“物理暴击”**。最近,OpenAI的Sora 2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本以为是“王者归来”,没想到却在一个最最基础的技能上——数手指——来了个大大的“翻车现场”!这可不是开玩笑,连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都成了这波AI“整活儿”的第一批“受害者”,活生生被网友“玩”成了年度“最惨打工人”。
“数手指”翻车:AI的“小学数学”不及格?
这事儿还要从X网友@fofrAI的一个**“灵魂拷问”**说起。他给Sora 2下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指令:让一个男人一边数1到10,一边举起相应的手指。听起来是不是像个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完成的任务?然而,Sora 2的表现却让大家大跌眼镜。
视频一开头,还算**“人模狗样”,但很快就露馅了:嘴里喊着“2、3、5”,手上却比划着4根手指!这不就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嘛?更离谱的是,即使加入了奥特曼本尊出镜,这个“数手指”挑战依然是“惨败而归”。1 看来,即使是AI界的“顶流”,在理解人类最基本的物理逻辑和动作协调上,也还是个“小学生”水平**。
这也不是博主第一次用这招“考”AI了。今年5月,Veo3在同一道题上更是“只考了3分”,不仅手指没比划对,数字也只数到3。后来提示词润色得更具体,结果?依然是“全军覆没”。
这不禁让人思考:难道AI连数数这种“基操”都搞不定吗?有网友猜测,也许是提示词“模棱两可”惹的祸。毕竟人类沟通都得讲究个“主谓宾定状补”,AI理解起来可能更需要**“教科书式”的精准**。于是乎,网友们又给出了一个长达好几行的“史诗级”提示词,详细规定了从哪个手指开始数,怎么数。结果呢?Sora 2和Veo3依然是**“差生联盟”**,还是没能成功。
“这年头,给AI写提示词比写论文还难!一句没说明白,它就能给你整出个‘数手指错乱’的赛博朋克大片。”
除了数手指,大家还开发了各种“刁钻”的测试,比如水倒入玻璃杯的场景、玻璃折射,甚至魔术师让水不流出来的魔术。Sora 2在模拟水流、反射、涟漪、折射这些物理现象上表现惊艳,但仔细瞧瞧,还是能发现一些**“小破绽”。比如折射时箭头少了一丢丢,魔术中水突然“溅出来”的假象,都暴露出它在深层物理理解上的“硬伤”**。
奥特曼的“数字替身”:被玩坏的“最惨打工人”
如果说数手指是Sora 2的技术“短板”,那么奥特曼的“社死现场”,则完美展示了AI在内容生成上的**“野蛮生长”**。
自从OpenAI的类TikTok社交应用Sora推出以来,奥特曼本人就成了AI视频生成领域的**“头号流量包”。随便一划,就能刷到各种精神状态“堪忧”的奥特曼小短剧。他要么“蹦迪唱歌”,要么“打哈欠扮靓”,甚至还有“剃光头、画烟熏妆、马桶Rap、英伟达门口喊GPU、街头炸鸡排”的“高能”画面,简直是“贴脸开大”**,让人看了直呼“离谱”!2
“Sam Altman:我为Sora付出了太多,甚至牺牲了我的‘偶像包袱’。”——网友辣评
更搞笑的是,奥特曼本人竟然也加入了**“自黑”大军**,发帖说看自己的表情包视频,“感觉并没有想象中奇怪”。这波操作,简直是**“实力宠粉”。网友们也表示,看了这些奇奇怪怪的AI视频,反而越来越喜欢这个“没有偶像包袱”的CEO了。除了奥特曼,皮卡丘也没能“幸免于难”,被AI塞进了各种经典电影,上演了“拯救大兵皮卡丘”、“皮卡丘之教父”**等“梦幻联动”。
这种“野性”创作也引发了一个小小的**“版权危机”。OpenAI一面高喊重视版权,一面网友就用Sora 2生成了一个略带讽刺的视频:奥特曼站在宝可梦田野里,皮卡丘们嬉戏玩耍,他对着镜头说:“希望任天堂不要起诉我们。”** 这波**“高级黑”**,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OpenAI的“左右互搏”:商业与伦理的“钢丝”
热闹归热闹,这种铺天盖地的AI生成视频,尤其是深度伪造内容,也让不少人眉头紧锁。一些OpenAI现任和前任研究员,对Sora应用的发布,是否符合OpenAI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初心,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OpenAI预训练研究员John Hallman直言不讳:“基于AI的动态很可怕。当我第一次得知我们要发布Sora 2时,我感到有些担忧。”但他仍相信团队已尽力设计积极体验,并承诺“尽最大努力确保AI帮助人类,而不是伤害人类。”3
哈佛教授Boaz Barak也表达了类似的“又喜又忧”:“Sora 2在技术上令人惊叹,但现在就庆幸自己避开了其他社交媒体应用和深度伪造的陷阱,还为时过早。” 这番话,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警示了AI技术发展背后的“暗礁”**。
前OpenAI研究员Rohan Pandey甚至借此机会为自己的新公司Periodic Labs“打广告”,呼吁那些不想“建造一个无休止的AI TikTok垃圾机器”的人,加入他们,开发“加速基础科学”的AI。这无形中也映射出OpenAI内部,对公司发展方向的**“路线之争”**。
面对这些担忧,奥特曼也在X上发帖**“隔空喊话”**,解释了公司为何要投入巨资和算力发展AI社交媒体应用。他强调,OpenAI需要资金来构建“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而他们几乎所有的研究精力都集中在通用人工智能(AGI)上。 “同时向人们展示酷炫的新技术/产品,让他们开心,并希望在满足所有计算需求的同时还能赚到一些钱,这也是一件好事。”奥特曼这样说道。4 他也用ChatGPT的例子说明,当初很多人质疑其必要性,但“公司最优发展轨迹的现实是复杂的”。
这就像一场**“左右互搏”:一边是追求AGI的崇高理想,另一边是拥抱商业化以获取资源支持的现实考量。Sora的出现,无疑让这场“左右互搏”变得更加“白热化”**。技术发展总是一体两面,OpenAI能否在这条“钢丝”上走稳,在不重蹈前人覆辙的情况下发展Sora,依然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最后,插播一条小福利:由于Sora 2采用邀请制,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这个“既能整活儿又能翻车”的AI视频模型,可以去我们的评论区“蹲”邀请码,大家正在积极接力中!
引用
-
Sora 2数手指翻车,奥特曼成第一批“受害者”,被AI玩成最惨打工人·机器之心·杨文(2025/10/2)·检索日期2025/10/2 ↩︎
-
OpenAI’s new social app is filled with terrifying Sam Altman deepfakes·TechCrunch·(2025/10/01)·检索日期2025/10/2 ↩︎
-
OpenAI staff grapples with the company’s social media push·TechCrunch·(2025/10/01)·检索日期2025/10/2 ↩︎
-
Sora 2 - Sam Altman·Sam Altman Blog·Sam Altman(未知)·检索日期2025/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