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要“下海”搞AI音乐工具?艺术家:我谢谢你啊!是自救还是“火上浇油”?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官宣要和唱片公司一起开发AI音乐工具,听起来高大上,还说会“尊重艺术家”。但网友们已经开始“犯嘀咕”了:这玩意儿是给音乐圈“开外挂”,还是又给泛滥的AI垃圾音乐“添柴加火”呢?

最近,音乐流媒体圈又炸锅了!“顶流”选手Spotify放出大招,官宣正在与各大唱片公司秘密(也可能不那么秘密)研发一系列AI音乐工具。听起来是不是很潮,很未来?但别急着鼓掌,Spotify还特意强调了句:“我们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开发这些AI产品,并且绝对尊重艺术家的权利!” 1 这话听着是挺耳熟的,就像每次科技大佬们搞出“新花样”,都会附赠一张“良心保证卡”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这波操作是Spotify看到了未来的“金矿”,准备带领大家冲浪?还是面对AI音乐的“洪水猛兽”,不得不“以毒攻毒”的自救呢?毕竟,在AI音乐这片“野蛮生长”的土地上,早就不是只有鲜花和掌声了,更多的是“一地鸡毛”和“版权大乱斗”。

AI音乐:是"宝藏"还是"流量农场"的"饲料"?

你以为AI音乐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那你就太“图样图森破”了!现如今,这股AI创作风潮已经席卷了各大流媒体平台,简直就是**“哪里有播放量,哪里就有AI的身影”**。

不信你看,连Deezer这种平台都估计了,每天上传的内容里,有18%竟然是AI生成的2 想象一下,每天都有2万条AI“流水线产品”涌入你的听歌列表,这哪里是音乐平台,简直是AI音乐的“批发市场”!难怪Reddit上有网友“生无可恋”地吐槽,说自己的“Release Radar”播放列表已经被各种“泛用型AI生成音乐”给淹没了,想发现真正的新人,简直是**“大海捞针”**。3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这AI不仅能“造歌”,还能“造假”。那些“流量农场”的黑手,已经学会了利用AI生成数百万首假冒歌曲,再配合AI机器人疯狂刷量。它们不再追求单曲“百万播放”的“一鸣惊人”,而是选择**“广撒网,薄利多销”**:每首歌只刷几千次,就能从有限的版税池子里“偷”走属于真正艺术家的钱。还记得北卡罗来纳州的Michael Smith吗?他就是靠这种“骚操作”,涉嫌从流媒体平台榨取了超过1000万美元!2

“人工智能是流媒体欺诈的终极助推器,它可以让不良行为者不被察觉,但仍能以足够大的规模开展活动,从而有利可图。”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全球内容保护与执法总监Melissa Morgia 2

这哪是什么“技术赋能”,分明是给犯罪分子“开了挂”啊!AI在这里,就像一个“影分身术”大师,不仅能变出无数的“分身”去创作,还能变出更多的“分身”去刷播放量,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Spotify的反击与行业的“自卫反击战”:是“亡羊补牢”还是“破茧成蝶”?

面对这股“AI音乐洪水”,Spotify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它也在积极出招,试图“稳定军心”。例如,Spotify就推出了新的**“冒充政策”**,明确表示要打击那些未经授权的AI语音克隆和其他形式的“声线冒充”。1 这政策听起来就像是给艺术家们发了一张“防身符”,防止他们的声音被AI“狸猫换太子”。

但问题是,这番“亡羊补牢”之举,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能有多大效果,还得打上一个问号。毕竟,AI的进步速度,可比我们的想象快多了。

除了Spotify,整个音乐行业也已经“坐不住了”,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卫反击战”**:

  • Deezer的“限流”大法:为了遏制刷量行为,Deezer脑洞大开,给单个用户的流量设定了1000次的上限。也就是说,你再怎么“肝”,一个账号也只能贡献这么多版税。这招对付那些“不眠不休”的机器人,简直是**“降维打击”**!2
  • 抱团取暖,联盟抗欺诈:Spotify、SoundCloud、TuneCore等全球音乐公司在2023年就联合成立了“音乐反欺诈联盟”2 单打独斗太累,大家一起“组队打怪”才更有效率,毕竟“团结就是力量”嘛!
  • 华纳音乐的“心声”:华纳音乐集团全球内容保护副总裁David Sandler就曾痛心疾首地表示,每花一美元打击欺诈,就少了一美元去发掘和培养新艺术家。2 这话戳中了多少音乐人的痛点?“本来就难混,还被AI抢饭碗!” 简直是“雪上加霜”。

这不只是技术平台和“流量农场”的“神仙打架”,更是对整个音乐生态的一次“大考”。它不仅影响着头部艺人的收入,更**“扼杀”了无数尚未出头的新人**,扭曲了推荐算法,让那些真正的好音乐更难被听见。

所以,当Spotify说要和唱片公司一起开发AI音乐工具时,我们既要看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潘多拉魔盒”。未来的音乐世界,究竟会是“数字乌托邦”还是“版权修罗场”?这或许就取决于,我们如何驾驭这股AI浪潮,如何在创新与保护之间找到那个“完美平衡点”。毕竟,让AI成为“助手”而不是“篡权者”,才是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局面,不是吗?

引用


  1. Spotify Strengthens AI Protections for Artists, Songwriters, and ...·Spotify Newsroom(2025/09/25)·检索日期2025/10/17 ↩︎ ↩︎

  2. 人工智能生成的歌曲如何推动流量农场的兴起 - WIPO·WIPO·Clovis McEvoy(2025/05/27)·检索日期2025/10/17 ↩︎ ↩︎ ↩︎ ↩︎ ↩︎ ↩︎

  3. Spotify 充斥着AI 生成的音乐: r/musicindustry - Reddit·Reddit·r/musicindustry(未知)·检索日期2025/10/17 ↩︎